就算以现在的兵力无法反击成功,那么最少可以占着地利与敌军好好周旋一番,然后再派出小部队突围卡列尼城,让前线部队哪怕牺牲前两道防线也要立即回援。
到时候再里应外合,自然可以收复卡列尼。
这样做最坏的结果无外乎前方防线全部崩溃,甚至会失去北方大部分的城市,但只要保住卡列尼这个重城,那么任何时候都有反击的机会。
与此相反,要是失去卡列尼城,北方就真的完了。
因此在福斯特的计划里,哪怕拼着壮士断腕,也要收回卡列尼的控制权。
在这场伏击战胜利之后到现在,福斯特就开始着手利用地利,制定新的伏击方案,这个伏击方案不求把王国军打残,但一定要能够把王国军打怕,否则难以坚持到10天以上。
但就在他思考新的伏击战术的时候,维迦的一个“游击”战术成功吸引住了他的注意力,他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新战术,因为在他的战争生涯里从未听过这两个字。
也就是说。
这个所谓的游击战术是面前这个10多岁的幼童军官独立思考出来的?
福斯特第一次有着微怒,区区一个少尉有什么资格将一种不成熟的想法冠以战术二字。
战术不是儿戏。
真正的战术,必然是经过参谋部的智将们无数次推论,然后确保没有理论xing错误的同时,再放到实战中去检验,最后确认无误以后,才能冠以战术二字。
福斯特承认维迦比较与众不同。
但即便再不同,终究也只是个天才一点的孩子而已。
虽然以他的年龄足以自傲,但是却不代表他可以目空一切,随随便便将个人的想法冠以“战术”的名头,这置总参的将军们辛苦推论和实践的成果于何地。
在这一瞬间,福斯特对维迦累积的好感瞬间崩塌。
但基于总指挥官的身份,他也不好立即否决维迦,因此姑且耐下xing子示意维迦继续往下说,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诸如“想法不错”、“理论可行”、“视角奇特”、“我会考虑”……之类明着夸奖,实际敷衍的台词。
一个英明的指挥者,自然不会直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