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152节(1 / 2)

唐朝的节度使,可以理解为汉末的州牧、郡守,不怎么理会朝廷的命令,而且唐朝府兵制瓦解之后,各地方采取募兵制,节度使用地方的钱来养兵,所以这些兵马也只知道节度使,而不知道皇帝。

这三个节度使联手,还是无法镇压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农民起义军。

他们为了养兵,对农民的剥削相当严重,导致民心下降,越来越多农民加入陈胜的起义军,此消彼长,陈胜势力越来越强,而三个节度使手下农民流失,没人种田,就没有粮食。

没有粮食,就无法养兵。

与陈胜打到最后,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三个节度使的将士沦落到在汝水捕鱼为生的地步。

他们,也没有余粮了。

王凤混在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之中,又从都尉升迁为校尉,跻身于起义军高层,跟随陈胜、吴广攻打三大节度使最后的地盘。

王凤被安排来当卧底,结果都快要混成将军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胜的困境

“大楚兴,陈胜王!”

“攻破汝州镇,占领粮仓,我们就有粮食过冬了!”

十几万农民起义军攻打三大节度使的主城,陈胜、吴广的天赋作用于整支起义军,起义军状若癫狂,拼死登城。

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饱饭,寒冬又冻死了不少人,如果再不攻下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汝州镇,彻底击败三大节度使,整支农民军都会因为缺粮饿死。

缺少粮食的起义军听说吴元济的汝州镇囤有大量粮食,于是像是发疯一样,强攻汝州镇。

唐朝的三个节度使这个时候因为缺少粮食,不少将士逃亡,汝州镇只剩下不到两万兵马,面对陈胜、吴广的十几万大军,岌岌可危。

“给我上,杀了这群狗贼!”

王凤统帅一支起义军登城,与三大节度使的唐军交战。

王凤拔刀斩杀数人,身先士卒。

正是因为王凤作战勇猛,因此王凤才能成为起义军的校尉。

守军节节败退,三大节度使不得不令人竖起白旗,向陈胜、吴广投降。

陈胜带兵杀到粮仓,搜刮汝水流域最有可能有粮食的地方。

然而,吴元济的粮仓,只剩下不到三万石粮食。

“粮食去哪里了?!”

陈胜看到不少粮仓已然空荡荡,怒不可遏。

他本来以为攻占三大节度使的领地,就可以为起义军获得度过寒冬的粮草。

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三万石粮食,也许能够上万人过冬,但对于拥有五十万人口的陈胜、吴广,几乎是杯水车薪。

愤怒的陈胜、吴广令人将三大节度使押来审问。

“你们是否挖了地窖,私藏粮草?”

三大节度使脸色苍白:“连月征战,民不聊生,农田荒废,我们的将士都要捕鱼为食,哪里还有粮草?粮仓里这三万石粮草,也是为了守城,从平民那里搜刮而来。实在是没有余粮了。” 陈胜、吴广对视一眼,这三人应该没有说谎。

汝水流域的战火持续两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终于在这个寒冬爆发严重的荒灾,各地都缺少粮食。

陈胜没有粮食,吴元济也没有粮食,双方都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如果不是荒灾,导致三大节度使的农民加入陈胜的起义军,以三大节度使的兵力,陈胜也不能取胜。

“粮草将尽,哪怕我们省吃俭用,这点粮草也无法支撑过这个寒冬。”

“只能设法从其他地方获取粮食了。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不如站着死。”

陈胜、吴广二人经过简单的商议,最终决定从其他地方掠夺粮食。

灭掉唐朝三大节度使,陈胜、吴广占领汝水上游,算是有了相对安稳的后方。

“那么这三人该怎么处置?”

“他们剥削百姓,此地百姓对他们多有怨言,不如杀了他们,赢取民心。”

陈胜、吴广决定杀了三个节度使,提升这片区域的民心。

陈胜和吴广也发现了,如果杀了这些大地主,民心会大幅度上升。

吴元济脸色苍白,对陈胜、吴广说道:“我知道有一地,有大量粮草,粮食足够百万人一年食用。若是大王的五十万人马得到这批粮草,两年内都无需担心粮草,可以成就大业!”

“何地?”

“河洛。该地已经有数月时间没有战乱,超过10万汝水流民进入河洛避开战乱。在下愿意投靠大王,带领先锋兵马,攻入河洛,为大王开路!”

吴元济三人见有希望活命,于是自告奋勇,投靠陈胜,作为陈胜进军河洛的急先锋。

“你们三人担任都尉,带兵前往河洛,本王在后方策应。”

陈胜、吴广稍作思忖,同意下来。

只要吴元济三人可以掠夺粮食,那么饶他们一命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