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第402章 陈武封王(1 / 2)

帝国之主 奥丁信使 1670 字 5个月前

封王,也是一件很讲究的事。

    按照东大陆的传统说法,王号是直接跟一个国家的气运息息相关的。像上古王号,比如最常用也最为厚重的“秦王”、“楚王”、“齐王”之流,就是气运深藏、福泽绵绵的那种,而且大都是一字王。

    至于那些起义叛军常用的什么“常胜王”、“红巾王”,一听就知道是没什么才识的草头王号。历数前朝,几乎没有这样的草头王能够成事的。

    陈武虽然不是很在意这个,但自然不介意弄一个好听的王号。

    但是,秦王、楚王之类的王号,大都跟地名有关。松江三郡这边,前朝似乎没有特别出名的古王国。虽说陈武可以用泛指意义上的“松江王”为王号,但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不是那种真正能拿出手的封号。

    这时,有帮忙参谋的季英瑞、王昌、袁兴韦等臣子,提议可以用陈武接受招安前的起兵名号。

    即太平王!

    这个王号,比那些草头王要好一些,而且也对得上起家历史,但仍旧不能让陈武满意。东大陆的前朝历史上,虽然不止一个朝代封过这个王号,但“太平”二字,少了几分锐意进取,多了几分安稳守成。如果是皇帝封给某个外放的王爷,自然是极好的,就像当今乾元毅的福王一样。可放到有望开朝立国的陈武身上,就有点不合适了。

    “要不,总督大人可以考虑‘明王’、‘泰王’、‘英王’之类的王号?”

    袁兴韦思索片刻,又提出了一个参考方案。

    这一类王号,虽然不如上古那些以地为王的一字王号,但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像泰王,其意思就有“安泰”、“三阳开泰”之类的积极意味。明王,也有“日月光明”之类的寓意。而且,历史上这类王号也挺常见的,拿出去不至于被世家门阀们嘲笑。

    袁兴韦的提议还是非常不错的,深合陈武的心思。

    思索片刻后,陈武决定选择“泰王”为自己的王号。固然有先前提到的“三阳开泰”这种积极进取,更跟太平的太是谐音。这样一来,泰王的王号就多了一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思。

    于是,在两位皇帝先后称帝一个月后,在燕云郡登基的乾明德颁布了圣旨,以帝国第十五任皇帝的名义,封松江郡总督、天南招讨使陈武为泰王,并委任为东松天宁四郡总督,统管东南的军政经等一切大权!

    同一时间,松江军也发布檄文,不承认中州的乾明昊为正统,将随同乾明德的大军起兵讨伐并昭告天下。

    一封册封圣旨、一封讨伐檄文,一前一后传遍帝国,瞬间让天下震动。

    虽然天下各方势力,早就知道松江军跟大皇子有暗中的联系和交易,但先前几个月来,松江三郡一直保持的克制和沉默,却让他们产生了不少误会。虽然不是没有势力打听到吕宋岛的事,但没人真的把那个远在几千海里外南洋上的大岛放在心上。他们以为,松江军攻略吕宋只是一个借口,为的是保持中立、左右逢源,以便待价而沽。

    老实说,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陈武也不是没想过,只是松江军距离大皇子的势力范围太近了些,而他又对东海郡和东海水师垂涎三尺。再加上松江郡富甲天下,盛产粮食,就算陈武想要保持中立,大皇子都未必放心。甚至,就连五皇子也不会对他放松警惕。

    渔翁得利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说过!

    这种情况下,与其被两方一起敌视,不如借着地缘关系先选定一方,把好处实实在在的捏在手里、吃到肚中。至于对付五皇子的事,陈武虽然会派兵,但绝不会真的出力,硬仗还得大皇子自己打。

    然而,不是每个聪明人都能想明白陈武的打算。正因此,陈武的选择阵营和发檄文出兵,才会引来许多势力的不理解。

    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为大皇子为拉拢陈武开出的筹码而心惊。

    一个王号也就罢了,虽然十分难得,但还不至于让其他人说什么,毕竟陈武手里握着三郡地盘、十多万大军。但是,大皇子竟然舍得将东海郡一并送出去,这不得不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决心。

    这一郡的地盘,也让不少人自以为明白了陈武选边站的原因。

    毕竟,拿了东海之后,陈武就是四郡总督了啊!

    帝国开国以来,只有初期有着代管安庆、原山两郡的安原总督。四郡总督,几乎是前所未闻,更不用说陈武的年级和崛起的速度了。谁都知道,这位沂城乡下走出来的乡民,是大陆历671年下半年白手起兵的。到现在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就坐火箭一般从义军头领一路做到了四郡总督、异姓王的位置。

    即便是乾元帝国的开国太祖,也没办法跟眼下的陈武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