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骑兵时代的余辉(1 / 2)

西疆大都护府的长史,经内阁举荐,定为蜀地行省汉中郡守富弼。

    富弼是北宋名相,历授将作监丞、直集贤院、知谏院等职。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

    新政失败后,富弼出知郓州、青州等地,任内救助数十万灾民。

    至和二年拜相。

    历史上,富弼曾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

    内阁举荐富弼这位既有内政之才,又颇通军务的文官,出任西疆大都护府长史,显然是费了一番心思的,甚合欧阳朔之意。

    兼且富弼长期担任汉中郡守一职,对蜀地情况非常了解,此番升任西疆大都护府长史,也有助于推动川藏线跟青藏线两条官道的建设。

    …………

    十一月爆发的蒙古之战,被视为华夏区内部的最后一场大战。

    蒙古帝国拥兵一百三十万之巨,虽无法跟大夏并齐,但是在外界看来,这势必将是一场耗时日久的旷世大战。

    大夏即便能胜,也要元气大伤。

    战争的进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这一场大战中,大夏军摧枯拉朽,基本没给蒙古军队以机会。

    尤其是蒙古帝国本部的战争,更是相差悬殊。

    …………

    十一月十七日,蒙古帝国东南边境。

    驻扎在此的,正是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部,他们跟驻扎在东北边境的察合台部,南北呼应,共同镇守蒙古帝国东境。

    两部面对的对手,则是大夏北疆军跟凤翔军。

    北疆军在副统领陈玉成的指挥下,从北疆行省挺进,准备跟博尔忽部较量一番;凤翔军则在名将郭子仪的指挥下,从辽金行省西进,扑向察合台部。

    上午九时许,北疆军第一军团军团长张郃,率领的两万精锐骑兵,作为北疆军先锋,跟蒙古博尔忽部的主力在浩瀚的大草原上,不期而遇。

    博尔忽作为蒙古四杰之一,是骑兵战的行家里手,得知大夏先锋派出的是清一色的骑兵部队,没有二话,立即挥师而上。

    “杀光他们!”

    博尔忽一马当先,率部冲杀而至。

    作为一名三国悍将,张郃岂是胆小之辈?没有二话,立即率部迎敌。

    事实上,无论是战马,还是骑兵装备,乃至骑兵战术,大夏骑兵早就将蒙古铁骑甩在身后,可怜蒙古人还不自知,仍然以天下第一骑兵自居。

    此战,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面对四万蒙古铁骑,张郃部丝毫不落下风,跟敌军打的难舍难分,竟然平分秋色,让博尔忽脸色涨红。

    这是赤-裸-裸的打脸。

    所谓的蒙古铁骑,在大夏骑兵面前,没有任何骄傲可言。

    被打出脾性的博尔忽,脸色阴沉的同时,为了挽回一丝颜面,对张郃部彻底已经动了杀心,一边指挥主力杀敌,一边传令左右两翼,赶来跟主力汇合,共同围杀张郃部。

    严格来讲,这是蒙古铁骑跟大夏骑兵的第一战。

    敌人的强悍完全出乎博尔忽的预料,正是如此,为了挽回士气,博尔忽不惜以多打少,也要歼灭眼前的敌军,稍稍挽回一点尊严。

    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博尔忽想玩大的,奈何张郃根本就不奉陪,他可是身负重任。

    眼见密探来报,说敌军左右两翼正在向战场移动,张郃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没想到,此趟任务竟这么容易就完成了。

    “撤!”

    张郃没有犹豫,当即下令撤退。

    “给我追!”

    眼见敌军要撤,博尔忽很快就猜到,敌人可能侦查到左右两翼的动向,越是如此,博尔忽越不能让敌军逃了。

    否则的话,他博尔忽颜面何存。

    “让左右两翼加速行军,直接赶来跟主力汇合!”

    博尔忽原本是打算让左右两翼稍稍迂回一下,包抄敌军后路,眼下敌军撤离,迂回战术已经无法奏效,不若直接追击。

    两路大军一追一逃,奔驰在蒙古大草原上,很是壮观。

    转眼就到了午时,两路大军已经奔驰百余公里,可谓风驰电掣,此等行军速度,让步兵望尘莫及。

    在这一点上,骑兵确实有着属于他们的骄傲。

    稍倾,张郃部前方出现一片丘陵地带,一座接一座的小山包,此起彼伏,就像草原上冒出的一个个绿色气泡,很是壮观。

    张郃部没有犹豫,直接杀进丘陵地带,消失在博尔忽部视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