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方的人,叽里咕噜说了一连串带口音的英文后,龚姚尧才恍然大悟——禹周没有翻译耳机啊,怎么回答?
龚姚尧有些着急地看向讲台,果然主持人也发现了禹周耳朵上的空空如也,他主动拿起话筒:“禹周好像没有翻译机,有哪位朋友借一下……”
站在一旁的禹周却淡定地招了招手:“没关系,我听懂了。这位朋友,你提出的问题与我今天的汇报的内容联系其实不大,不过我还是可以回答。你疑问我一个本科理学院的学生,怎么有资格站在这里,中华有个成语叫‘学无止境’,我们是一个好学的民族,相信你也听过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童故事,我的年龄在这个讲台上,在中华广袤的土地上,不是最大的,也自然不会是最小的。
“至于学科问题,我想借用一下今年五月时,张希院士在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的讲话。他向我们展示了化学的新动态和趋势,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化学内部各个二级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大学期间的学科,更多的是为学生展示各领域的入门学识,而一旦学习下去,我个人一直认为,学术界是没有学科边缘的。”
禹周巧妙地为大家解释了问题的核心,接着礼貌又严肃的回答,更是给他赢来了第二次掌声。
主持默默松了口气,幸好禹周会说,不然他这个点名提问,下场后怕不是要挨骂。之后他就不敢乱点了,目光扫过前排的几位院士和教授,惊讶地发现一直不怎么提问的庞教授居然举手了。
主持急忙把话筒递给了庞教授。?“禹周是吗?你今天的论点很有趣,其实和我手边的一个项目研究方向有共通之处……”
庞教授的话说得很是淡然,却惊了在场的不少人,别看这句话不多,代表的意义却非同凡响,这是一支抛向禹周的橄榄枝啊——庞教授是谁?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化工界,说话都有一定的分量,今天能当众招贤,只要禹周点点头,他后半生就顺风顺水了。
多少人,排几个月的队,拿着自己的项目方案,庞教授可能只看个开头就会把人赶走。
和禹周一起来的同校导师和校友,有羡慕也有感叹,可却没有感到出乎意料。
“谢谢庞院士,可是今天的内容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我的导师谢超凡、学姐陈淼、学长秦志勇、助理杨嘉和龚姚尧,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庞教授笑,很是满意禹周的回答:“很好,上善若水虚怀若谷。来,我向你请教几个问题。”
“请教不敢当,庞院士请。”
其他的组提问环节可能两分钟就结束了,可庞教授和禹周却聊了整整十五分钟,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对话,听着就让人觉得舒服,没有任何多余的口头禅和牛头不对马嘴的问答,简明扼要地找到问题关键,短短时间包含的信息量却极大。
庞教授身边的人碰了碰他的胳膊,提醒他可以私下再聊,终于为禹周的汇报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