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那将消失的碾米场(2 / 2)

戴高山文集 戴高山 587 字 4个月前

那一天,我们去碾米场时,场门是开着的,机器却是停着的,并没有人在。每一年,我们会有一两次来到这里,一是因为儿媳家送来的稻谷;二是妻在自家地里种上几畦地瓜,收成时,将好的留些慢慢吃,小的、差的清洗干净,碾成浆过滤晒成淀粉。

几乎,每次到碾米场,都没看见承包师傅在场,要到附近他的家里喊他。然后,他才放下手中的活计,为我们碾米或碾地瓜浆。于是,原本正业的碾米师傅,在今天,一下子变成副业了。可见,世事变幻,沧海桑田。

师傅过来时,推上电闸,打开机器,一阵轰鸣声传来,整个作坊开始抖动。他将稻谷倒入碾米机的漏斗里,放开闸门。一遍、两遍之后,流出来的稻谷变成白花花的大米,米糠通过一条大吸管,吸到一个原本白色的,后已让米糠染黄的布袋中。

不到一、二十分钟,一整袋的稻谷就碾完了。我们将白米放入干净的米袋中,又将米糠倒入另外一个袋子里,然后提上称台,称了重量,付了款,抬到小车的后备箱里。是的,这米糠也得带回家啊,家里还养着几只会生蛋的母鸡哩。

已是黄昏,关下小车的后备箱一回头,正是夕阳西下。富有闽南传统特色的白石、黑瓦建筑,在夕阳之下,别是一番风情古朴。是的,它承载过新中国一段辉煌的岁月,如今,已成为可有可无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