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2 / 2)

他们就只是在读博士,结果因为研究,就拿到了这么著名的奖项。

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对未来的研究,更加的有信心、更加的期待。

上午就是致辞和开幕式。

开幕式的颁奖结束后,又有数学会的副理事上去做了一番总结,随后就结束了。

一系列的报告都是在下午开始的,好多人也开始期待了。

这次最受期待的就是王浩的报告,不只是参加数学会议的人期待,国际上很多顶级数学家也期待。

中午用餐的时候,王浩和比尔卡尔坐在一起,两人交流的比较多也熟悉了,关系就感觉亲近了很多。

比尔卡尔吃了口东西,一边问向王浩,“你对报告准备的怎么样?我可是期待很久了,这次专门为了你的报告而来。”

王浩道,“准备的还算充分,但是感觉做报告很难。”

“为什么?”比尔卡尔有些不理解的抬起头。

“讲解起来不容易啊!”王浩感慨了一句。 这是他要面对的做的最复杂的报告,而且只能截取一部分做讲解。

他总结这个数学方法,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论文就写了五十多页,其中还涉及到很多逻辑性思考。

王浩能感觉到其中的难度,而报告不可能有太长时间,数学会方面的安排是三个小时,是从下午两点半开始的。

正常情况下,五点半、六点,会议就结束了。

换句话说,数学会的安排是让他做三个小时的报告,讲解不完就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王浩感觉时间还是太短了,他的准备就只是讲解和角谷猜想有关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内容。

即便如此难度也很高,甚至比做角谷猜想的证明更高,因为他的研究是方法思路,而不是逻辑解析。

整个研究就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思考方向、解决方向,但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可以说就是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法。

在角谷猜想的证明报告、论文发布以后,数学界就对于他所说的方法有研究,他们能肯定研究内容是一种方法思路。

这就像是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法。

有效与无关进位法就是一种方法思路,一种算法的解决方向、想法,而不是确定的计算逻辑、程序。

数学上来举例,可以理解为‘解一个多元三次方程组’,又或是‘偏微分方程求解’,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求解并没有确定的方法。

大部分学习的基础内容只能提供方法思路,有可能能够直接解决一些特定的题目,也有可能解决不了。

这就需要对于方法研究的很透彻了。

现在王浩所研究的方法思路也是一样,他觉得自己的研究的方法都可以出上一本书,而不是简单的写个论文,做个报告就能完成的。

很快,时间到了下午,各个厅的报告已正式开始了。

王浩所在的是一号主厅。

一号主厅安排了三份报告,王浩的报告是排在了第三场,前两份报告都是简短的内容,还有一份是工作报告。

主厅的学者们大多都在等待王浩的报告。

前面两份报告人就很难受了,因为台下根本没有几个人在认真听,他们都报告的过程中就能看到有好多人都在小声说话。

既然台下的‘观众们’都不买单,报告也就很快结束了。

结果轮到王浩的时候提前了十分钟。

王浩也只能提前去了后台做准备,简单的准备以后他就走上了台。

这时候,主厅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其他厅的学者都过来了,就感觉台下是人满为患。

所有人都认真看着王浩,还有人拿了纸笔准备做记录。

记者也把镜头对过来。

台下。

邱成文和比尔卡尔正说着,“我仔细分析过王浩的角谷猜想证明,里面确实蕴含着一种方法思路,但是想找出来却不容易,应该就像是他说的,证明只是数学方法的一部分应用。”

“这个数学方法,应该已经是菲尔兹级别的成果了。”

成果,没有菲尔兹级别的说法,因为菲尔兹奖奖励的是对数学的贡献,而不是针对单一的研究。 邱成文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王浩凭借这个数学方法,很可能在数学研究的贡献上,已经足够拿到菲尔兹奖。

比尔卡尔也认可的点头。

两人的对话并没有刻意瞒着其他人,旁边人听了顿时变得更认真了,他们也想知道什么才是菲尔兹级别的成果。

此时,王浩站在讲台最中间,很认真的开口道,“我为了这个报告准备了很久。”

“虽然论文早已经写完了,但是内容太多,所以我只能截取一部分和角谷猜想有关的内容做讲解。”

“我所讲解的内容是一种方法思路,它的名字叫做《寻找无穷列式数学转换法》。”

“简单理解就是,怎么去解决固定列式带来的数学变化问题,也就是列式的无穷化有穷的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