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节(1 / 2)

同时,核聚变研究也是战略性的。

有了核聚变提供电力能源支持,再加上很多交通工具都变成了电力驱动,能源上就形成了闭环,国内再也不用依赖进口化石能源。

另外,很多人谈论的就是王浩了。

项目的总设计师就是王浩,也正是因为王浩负责项目,就有很多人开始期待起来。

这就是王浩的个人影响力。

“王浩大神做什么都能成功,过去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项目没有王浩,我一定不看好,但是王浩担任总设计师,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王浩大神一直在创造奇迹,希望这次也能够创造奇迹。”

“传奇人物负责项目,还担心什么?”

“……”

与此同时,舆论上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就像是一些记者的提问,即便项目进入了设计阶段,但设计和制造又需要多久呢?

设计,需要时间。

设计审核,需要时间。

立项制造,需要时间。

即便是完成了制造,装置再去实验、调试、完善,需要的时间就更加庞大了。

很多研究工程类项目都是如此。

比如,国内的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立项、设计、制造加在一起也只有几年时间,但后续的调试、完善,花费了近十年时间,随后才能大规模生产并装配到战斗机上。

那么核聚变装置的制造调试完善需要多久?

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还是模仿了其他国家生产的发动机,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都用了这么久。

核聚变装置,可是完全自主探索,需要的时间肯定更长。

不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后续调试完善不一定需要太久时间,因为是王浩负责整个项目,他率领团队研究过超导储电技术、超导电池,还设计过空舰-1、空舰-2飞行器。

这些都没有花费太长时间。

国外舆论也同样有看好和不看好,区别是大多数都是不看好的,其中还有一些阴谋论出现。

阴谋论认为,“核聚变研究只是个幌子,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以核聚变研究为借口,来大量生产氚并扩充核武库。”

氘氚反应本身就是氢弹的制造原理。

当生产出大量的‘氚’材料后,自然就可以制造很多的氢弹,就能够扩充核武库。

这当然是个谣言。

不过谣言说的确实有理有据,再加上好多国际媒体进行报道,一时间甚至影响到了国际原材料售价。

比如,锂矿的售价就涨了一波。 实际上,顶尖的学术界和政界都看得清楚,国内的核聚变项目确实正式立项了。

这是从论证到设计的正常转变。

至于什么扩充核武库,确实只是谣言而已,因为即便是扩充核武库,也根本不需要拿核聚变工程当幌子,正常的进行扩充就可以,其他国家最多就是谴责几句,也没有丝毫办法。

另外,国内拥有最大的锂电池市场,也是锂矿的主要进口国,本身也拥有一定的锂矿资源。

如果只是扩充核武库,本身的资源开采就能轻易做到。

顶尖的学术界和政界关心的是,国内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去完成核聚变装置的设计。

“他们说拥有了足够多的技术基础,肯定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但是整体的设计框架还是能够猜到的,强湮灭力场发生装置,再加上托卡马克的设计,就是核聚变反应的完美容器。”

“这个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只是实现的难度太高。”

有专家认真分析道,“以这两个技术为基础,也只是能够理论上实现,但安全和稳定性无法保证。”

“强湮灭力场薄层能够湮灭能量,但能够承载的强度也是存在上限的,另外,装置本身是用来发电的,如果把大部分能量湮灭,自然就不可能做到发电,能够维持设备本身运行都已经很了不起。”

“另外,强湮灭力场发生装置本身也存在安全问题。以高压混合材料为基础制造的叠加力场,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

“上方再有核聚变反应……”

“难以想象!”

“还有,托卡马克装置本身就有点理想主义,想要做到离子的完全束缚,需要攻克的难关非常多,只是一个α粒子,就是个大问题。”

“……”

有专家认真分析了以后,一些顶尖的决策人士都放心了。

比如,阿迈瑞肯的一号决策人。

种花家拥有了核聚变控制技术,还能应用技术来发电,战略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