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读心后嫁给了心机男 第49节(1 / 2)

她身体一软,靠在多乐身上,催促道:“快走。”

    “二姑娘,你这是怎么了?”

    “那梅子酒后劲英甚大,我现在头晕得很。”

    一听她说头晕,多乐忙一手扶她,一手提着灯笼往回走。

    夜极静,黑暗掩盖了所有的躁动。

    草丛里的虫儿,与那形影孑立的人,一个不知人间情爱动人心,酸甜苦辣皆是劫。一个却初尝人间情滋味,求而不得乱了心。

    ……

    翌日,众女离府。

    王府给所有人都送上一份厚礼,然后送她们各自归家。

    当初进府时除了一早住在王府的赵芙,共十二位姑娘,谢姝是最晚被接来的。而今离府加上赵芙,只有七位姑娘,谢姝还是最晚被送走的那一个。

    前一个最晚,是因谢家门第最不显。后一个最晚,是因她被老太妃留下说了最久的话。前后两个最晚,意义却大不相同。

    老太妃亲自送她出了梧桐院,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自己,又提到过些日子再接她来王府小住的事。

    她一一应着,并不会在这样的时刻的拂了老太太的心意,至于日后王府真的再请她,到时候再做打算。

    自始自终,她都没有往左右四下多看一眼,因为她怕自己这双透视眼会看到不想看到的人,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出了王府,一时之间天高云淡。

    马车缓缓驶离时,她心里的纠结也跟着一点点被丢在身后。

    透过马车,她望着渐远的王府。

    从今往后,她和萧翎应该再无交集。

    只是那个人……

    会放弃吗?

    一想到昨晚上发生的事,她的头就疼得厉害。明明该说的都说清楚了,为什么最后会有那一出,她居然还乖乖地张了嘴!

    真是要命!

    酒后乱性,果然是害人不浅。

    一路从繁华到寻常,街景在她眼前不断变化着,直到举人巷外那高高的牌坊入眼,她的心才慢慢安定下来。

    举人巷是小官小富的聚居之地,之所以叫举人巷子,是因为自前朝起,但凡是进京赶考的外地举子们,金榜提名被授京官之后大多会在举人巷子安家落户。

    久而久之,便有了天下举子入京城,青云路起举人巷的说法。一水的青砖黑瓦之中,间或杂着一两幢高檐朱门的宅子。往来巷子里的人或是官服或是富户打扮,瞧着都是体面之人。

    巷子口最是热闹,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平日里的聚集之地,远远就瞧着有些热闹,尤以一人嗓门最大,语速也最快。

    “以前咱们巷子里就数伍夫人最阔绰,而今怕是不一样了。新来的苏夫人穿金戴银的,可比伍夫人更富态……”

    多乐一听这声音,眼睛一亮。

    “二姑娘,是张阿嬷。”

    谢姝也听出那人的声音,正是巷子口住着的张阿嬷。张阿嬷说的伍夫人是巷子里最大的富户,至于那苏夫人,想来应该是新搬来的住户。

    谢家在这条巷子住了九年,她清楚巷子里的每户人家,哪怕有些不曾往来,哪怕有些从未打过交道,但来来往往搬进搬出的人,她心里都门清。

    “唉哟,这不是苏家大姑娘吗?今儿个这身衣裳真是鲜亮。”张阿嬷老眼一眯,看见了王府的马车后,“咦”了一声。

    多乐探出头去,和她打了招呼。

    她一拍大腿,颠颠地过来,嘴里不停喊着多乐的名字。她与谢家走得近,与多乐最是投缘。多乐一回到举人巷,自然恢复了自己泼辣爽利的性子,当下就向谢姝告了假,让车夫将马车停下。

    多乐不仅得了谢姝的准假,还得了谢姝给的一盒点心。这盒点心是谢姝让她做人情,准备送的人原本就是张阿嬷。

    “还是多乐丫头懂事,出门一趟还惦记着我老婆子。”

    这时一道声音突兀地插进来,问:“张阿嬷,难道这就是你常说的谢家二姑娘?”

    隔着车帘子,谢姝循声望去,只见一身杏色新衣的姑娘正在打量多乐。

    多乐听出这姑娘语气中的不屑,当下怼过去,“这位姑娘,你是不是眼神不好使?我家姑娘还在马车上坐着呢。”

    那杏衣姑娘一恼,不大的眼睛朝马车望过来,“你们总说谢家的姑娘长得好看,是这巷子里最好看的姑娘,我看她丫头长成这样,当主子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谢姝有些哭笑不得,这是哪里来的棒槌。

    她掀开帘子,露出半边脸。

    “敢问这位姑娘,为何言语咄咄?”

    那杏衣姑娘甫一见她的容貌,舌头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样。很快又昂起头来,违着心道:“你就是那谢家的二姑娘,我看长得也不怎么样。不就是眼睛大了些,皮肤白了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哪里像张阿嬷说的那样是个绝世大美人。”

    “这位姑娘说的没错,我确实不怎么样。我看你其实长得还不错,不过是眼睛小了些,皮肤黑了些。”

    说罢,谢姝放下车帘。

    那杏衣姑娘还当她是在夸自己,一脸喜色,“这谢家二姑娘长得一般,说话还算中听。我若是眼睛大一些,皮肤再白一些,她可比不过我。”

    “苏大姑娘若是脸皮再厚一些,那就更好了。”

    这话是多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