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349节(1 / 2)

“唉。”顾佐没办法,“那里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忽然说宦官乱政?”

    姜雍补充说:“也是些读书人私下相聚,高谈阔论多了,虽可能触犯了律法,只不过现在人人听闻此事,确实也是怨声四起……”

    “少司徒!”

    顾佐伸手,“说了今日是朋友相聚,这里没有少司徒,你们还当我是詹佑最好。再有,如果你们当我是朋友,便好好听我下面的话。邢兄弟,你也先起来。”

    邢观等三人相互看了眼,都各自坐好。

    在四个茶杯冒出的热气中,顾佐说:“你们都没有见过陛下,我见过。”

    “是。”

    “我敢以这颗项上人头担保,”顾佐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一字一字的说:“就是王振、汪直再生,他们也乱不了陛下的政!”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一下子有些敲懵三个人,因为刑部的事实摆在眼前。

    “朝堂上的水很深,不要说你们仨,就是我,有的时候也摸不准其中的脉络。按照道理而言,稍微了解一点陛下的人都应该明白,没有谁能乱政。我不知道这些话从何处而来,是何人所说,又有什么目的。”

    “但我可以确定知道的是,参与这样的事情对你们来说没有什么好处。船上一见,我知道你们三人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但这里是京师,处处卧虎藏龙,不是有才能就可以畅通无阻的。”

    当初皇帝还砍了一个顾佐求情想保的人。大明中兴,从来不是靠某一个人的个人才能。对于朱厚照来说,他也不是靠着张屠夫才吃上无毛猪的。

    所以这三人要是犯了忌讳,该贬逐还是要贬逐。

    顾佐是不忍心这样的事情发生才说了这么多。

    看看他们三人的表情,都一副挣扎模样,顾佐只得又添一句,“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姜雍问:“……少司徒可知道,陛下会何让司礼监监审?”

    顾佐眉头落下一点,“你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因为我对此不是很关心,更没有去请示过陛下。三位小友,我便这样说吧,如果你们花心思去琢磨开海、贸易、货币这类事,我可保你们一身官服,这话是我说的,只要我还在朝为官,便一直有效。可你们若是尽信其他人胡说八道,还参与其中,那说不准等待你们的就是牢狱之灾。再退一万步说,会试就在眼前,不去温习功课,跑来管这些事干什么?”

    邢观和姜雍有些脸红,“……我们也是听人说的事情好像很严重。”

    毕竟王振、汪直的例子并不久远。文官们对于宦官擅权的记忆是又深又痛,相当敏感。

    顾佐也觉得有些不同寻常,

    也许,他应该入宫禀报皇上。

    第三百八十六章 内情监

    司礼监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刑部,锦衣卫的人在街头来来往往。

    当朱厚照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就已经有这些准备了。

    还记得当年保杨廷和,也有人拿阉党说事。先前的三边总督王越一样被归类为阉党。

    在朝堂上要破除这种党同伐异的症状几乎不太可能。

    而盐课之案发展到今天要处理那么多的文官,从整体格局上来说皇帝借用司礼监的力量也是某种必然。

    除非他亲自去一桩一桩案子审。

    而这怎么可能。

    况且,背黑锅这种事肯定也是其他人的。

    顾佐讲了一通所谓京中读书人议论宦官乱政之事,其中甚至包含朝廷命官,但朱厚照听后一点反应都没有。

    为什么?

    因为没反应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原因至少有三点,

    第一、厂卫这些力量,确实很厉害,作为皇权的延伸,皇帝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的权力变得无限大。所以要慎用。如果这个时候反应激烈,皇帝还亲自出面处死那些人,那么明天司礼监就敢把侍郎、尚书也关进大牢。

    第二、皇帝没有因此惩处厂卫其实本身也是一种态度。那些多嘴的人,刘瑾很快就会罗织罪名把他们全都送走。哪个一方大佬会容忍这些人天天指着自己鼻子骂?所以这种事有人做,他朱厚照闲的还去插手?那不是把这口锅拿到自己身上来背么?

    第三、司礼监和锦衣卫好的很,不需要他这个皇帝再去护他们。

    说到底,司礼监与文臣,如今的形势是他一手造就的。造就这个局面之前他就知道,会有这种声音出现。两方相争,有一些激烈的‘火花’是很正常的,只有失控的时候才需要他这个皇帝。

    现在还是平衡状态,有什么好担心?

    而对于顾礼卿来说,无论如何不应该来和皇帝说这些事。

    “唉。”

    朱厚照叹气,这个实务派官僚对于朝堂、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太低。不过他的本意还是好的,是要提醒皇帝京师里有这样的变化。

    “礼卿刚才所言,朕知道了。”皇帝只能这样掠过,转而问起其他的事,“修路的事情是否有接触,可有人愿意承接?”

    “……承接的人自然是有。民间百姓生活不易,基本上也都盼着能做工挣些工钱。不过白名单的建立尚需时间。”

    “要快。朝廷手里聚集了上千万两的白银,朕担心民间凋敝自此而起。所以不能够耽搁。”

    “是。”

    顾佐走的时候,朱厚照觉得他有些神情恍惚,大概是觉得‘告状’之举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所以皇帝对着严嵩招了招手,

    “上次你与他相谈不错,便再走一趟,约他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