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510节(1 / 2)

第五百五十章 怠耕

    王廷相一脸杀气,但实际上裴绩的脸色却有些尴尬。

    “中丞,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廷相道:“钦差就在此处,你只管说。”

    裴绩是新提拔的指挥使,他以往是个千户官,确实也跟风占了一些军屯,但以他的官职,实际上也占不了多少,此次朝廷要清退占据的军屯,他自然是跟着全都上交了。

    所以他自己倒没有特殊的利益和要求,但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中丞,末将所说的阻挠勘界,破坏界桩之人,并非其他人,而是分得田地的军士本身。他们不要得田耕种。”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诧。

    张璁立马追问,“这是为何?天下有人得田而不愿者?”

    唉。

    裴绩本来不想反应的,但现在上司直接责问屯田的进展,他就是想拖也不行了。

    做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是讲了,“分得了田地以后,就要缴纳屯田籽粒数。按照一般的税比,每亩田地要缴纳一斗两升的籽粒。但田地与田地是有区别的,朝廷为显公平,肥地每军50亩,瘠地每军200亩,然而在收缴籽粒时,耕种贫瘠之地的军士反而要缴纳更多的籽粒数。若是正常的年景还好,万一碰上个灾年,上面籽粒催得紧,又当如何?

    各位大人都是知道的,如今边镇之中,本身就是逃亡军户,还在的人都想逃亡,又有谁愿意再进来?

    再有,屯军除了要缴纳籽粒。还有各种差役,如养马、采草、伐薪、烧炭,另外还要被征用去修筑边墙、城堡、墩台。好在现在是没了王府,以往还要被王府调去营建宫殿、陵墓等等。”

    随着他这些话说下来,众人脸色也都变了。

    其实一个社会的制度败坏到一定程度,真的不是简简单单杀几个人就能解决事情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希特勒应该是最会治国的领袖。

    裴绩还少说了一种情况,

    屯军除了有官役,还要面对各级官屯官员,下自百户、千户,上至指挥使、镇守太监等官,这些人也经常性的‘役使屯军’。

    屯军本身就是亦农亦军,有军队的色彩,但边境不是一直打仗,大部分时候还是生产生活为主,所以就有一种‘免费劳力’的感觉,需要做什么,完全就看官员的命令。

    有的役军耕种私有的庄田,如原来的何锦义。

    有的是修筑私第,甚至还有为他做生意、贩卖商品、私盐,不一而足。

    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仿佛天生就在我们的基因里似的。

    即便到了现代,也有很多人的工作内容被领导无限扩大,经常是工作秘书干成了生活秘书,他是指使你指使惯了,所以不在职责范围内的事也会开口。

    身处下级的人也难说个‘不’字,即便确实某件事上纲上线起来,他不应该让你帮他做,但领导开了口,你怎么办?

    屯军的地位就和这个有些类似,只不过古代的人更有尊卑观念,役使人更加的放纵彻底而已。

    他彻底了,下面的军户自然就只能逃跑。

    后来也会发生一种叫‘怠耕’的现象。

    背后其实都是本经济账,看似我拿到了田,实际上后面的负担更重,所以历史上也有记载,军户得田以后,会“听其草生”、“弃地不种”。

    这一点其实有些复杂和麻烦。

    王廷相看了眼王守仁和张璁,

    即便他们上奏给皇帝,可作为皇帝,面对这种问题,无非就是下几道政令,禁止xx和xx。但具体执行还是要靠他们,他们则要依靠千户、百户,百户呢?他也没办法,手底下的人在逃跑呀。

    唉。

    张璁叹气,真是有够难的。

    王廷相皱眉思索着,“裴指挥,役军之事,朝廷是可以下决定杜绝的,陛下必定不会反对。巡抚衙门、总兵衙门只要以身作则,指挥使、千户一级想来也不太敢。只是军士对此已不信任,而且……”

    而且人亡政息。

    现在的巡抚、现在的总兵可以做到。后来者就不一定了。

    这就导致上层官员与底层士兵之间更加没有信任可言。

    “要不要上奏于陛下?”张璁带着疑虑问道。

    “上奏可以,但我等要先有个解决的办法。”王守仁眉头一蹙,计上心头,“所谓的劳役或是籽粒,根本上乃是士卒的生活难以为继,用老百姓的话讲,好男不当兵。

    因而私以为,为官为将,务必要爱护手中将士,承平之时,他们为朝廷耕种,战乱之时,他们为朝廷冒死,这样的人,为官为将者不爱护反倒要欺辱,就是朝廷立再多的规矩都无用。”

    王廷相听着觉得有道理,又问道:“可是不是爱护将士,这一点又要如何保证呢?”

    “本官在朔方镇是有一个做法。”

    “请伯安兄不吝赐教。”

    河套军管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很多事都是靠王守仁自己去定。

    王守仁其实也奇怪的,因为皇帝确实不怎么管他,都任他去弄。有的时候他自己都发慌,会上奏说皇上,我最近做了什么什么,您看看这样是否可行,不行的话,您给个话,我马上纠正。

    但皇帝对此的回应总是一句话:知道了,甚好。

    王守仁眼神一偏,透露智慧的光芒,“万变不离其宗,要想做到什么,就将其和政绩、升官儿联系在一起。我想让各级将领爱护百姓,却不知道怎么做,那么我便将士卒的生活情况也列入为将者的考核之中。凡士卒家家破败者,即便此人骁勇,我不仅不用,还要贬之。因为我始终觉得,将兵不和,打不了硬仗。”

    这是很通俗的办法,一听就懂。说白了,你不能让你的士兵过的太惨了,太惨了人家肯定恨那个领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