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591节(2 / 2)

    不过普通人轻易不敢欺瞒皇帝,她顿了一下,讲道:“回陛下的话,是民女宅子里的使唤下人。都是用了多年的老人,否则民女也不敢用。”

    “喔,那让人家回去吧。朕看过了,意境还是不错的。”

    “只要陛下喜欢就好。”

    “本就住着人家的地方,哪有喜欢不喜欢。”

    “陛下若是喜欢,民女自当送献于陛下。”

    朱厚照没接这句话,“不管怎么说,叫你费心了。杨慎先前应该也找过你了,朕只不过住几天,银子不要花得太多。”

    “是,杨侍从已经一切都与民女说了。民女不敢违逆圣意,不过陛下毕竟是万乘之尊,民女不敢怠慢。”

    “恩。你那个惠盐记经营得应当还是不错的吧?可有什么问题?”

    朱厚照觉得尤三春之所以这么费心,总归还是有所求。

    “托陛下之福,民女经营的那点儿营生,近日来还能维持。”

    “真的没有问题?”

    尤址现在见缝插针越来越娴熟了,他上前一步提醒,“尤东家,陛下心里装着万民,尤东家也是大明的子民,若有切实的困难,禀明陛下即可。”

    尤三春还是不敢,“民女低贱,些许琐事,不敢烦扰圣上闲情。”

    尤址看了一眼皇帝一眼,看到皇帝点点头,他也就不再多讲了。

    “没有就没有吧。尤址,让杨慎去送送她。”

    “是。”

    又过了会儿,众大臣鱼贯而入。唯独缺少了顾人仪。

    朱厚照便问:“顾义山怎的了?”

    “回陛下。”靳贵上前,“他这几日一直心神不宁,思来想去之下,刚刚来的路上又回去给刘健写信去了。”

    “写信?写什么信?”

    “便是臣等禀告的那些县乡之间的大户欺人之事,他写信给刘中丞,要其主持大局,还公道于民。”

    朱厚照没想到是这样。

    顾人仪还真是顾人仪。

    皇帝转向宋衡,“朕这一路下来,看到了山东大治,也看到了乡间仍然无序,你这里估计也少不了。”

    “微臣明白,自今年开始,微臣必定遵照旨意,逐步排查清理。”

    “说了就要做到。”

    “陛下放心。”

    皇帝笑着双手抱胸,随后意有所指的说起另外一事:“都看看这里的陈设,咱们今日算是开了眼了,从此处开始,之后的扬州、应天、南直隶、杭州……一路下去想必是人文荟萃,百花齐放。百年江南富庶地,天下人杰出此间。

    朕这一路走来一路想。老祖宗优待了士绅,朕这十年还优待了富商,士绅富商享尽天下繁荣富庶,但大明朝国库的银子可是老百姓一块一块碎银锭凑起来的。”

    这话说出来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天子又动什么心思。国家厚养读书人,这有什么问题。

    “陛下之意,是要给百姓再降赋减税吗?”

    “不,”皇帝摆摆手,“朕是想到刚登基那会儿,朝廷的国库还不如今日丰盈,而几番改革下来,总算见了成效,但难道诸位爱卿没有发现,我大明朝土地兼并之病,已病入骨髓,侵占、买卖、投献,每一个人都在通过各种法子来规避朝廷的赋税。

    尤其是近几年,海禁开驰以后,江南富户大大增加,有了钱,就可以供自家子弟读书,读了书有了功名,那便是既有钱,又有功名,然后还可以不交税。”

    有一份奏疏在朱厚照的怀里已经揣了两个月了。

    那是浙江布政使姜雍所呈。

    其中内容让他忧心不已。

    历史的演进,从来都是动态调整的,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经不是朱厚照记忆中的那个大明了。

    海量的白银流入,对江南一地的冲击极为巨大。而国人发了财就是喜欢置办田产。现在多出了许多有钱人,那又该是怎样的景象?

    没有专门的人去调查过,但想来土地的集中在这几年是大大加速的。

    所以他忧心,也因为忧心,他一直在等机会,等着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来。

    “朕原以为朝廷优待,总算是能让这些人心存感恩,可你们看看,连顾义山都忍不了了,何况于朕?”皇帝忽然语气转重,“地方的官员从来不向朕禀告,也不知他们知道不知道富户、大族一边享着朝廷优待,一边又欺朕百姓。”

    砰!

    皇帝抓起桌上的两本书,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他们过了线,就不要怪朕不仁义了。”

    几个臣子瞬间全部跪下,“陛下息怒。”

    ……

    皇帝心情不佳,很快就把所有人又撵了出来。

    尤址去伺候的时候只能挑着好话讲,“陛下消消火,本是来消遣的,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奴婢听闻这尤东家还备了舞曲,再尽一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