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第547节(1 / 2)

甚至这其中还要包含他们的父母、长辈——而他们的父母长辈可能同样如此!

    毫不夸张的说,启志帝最少彻底贯穿了一代夏朝人的一生,乃至更久!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皇权尚且显得无比尊崇的时代之中,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

    很多人发自内心的认为,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夏皇就是启志帝,启志帝就是夏皇。

    日复一日,如同太阳落下了还会升起那样,是毕生的真理。

    然而在有生之年,这一则足以让许多人感受到信念崩塌般的事情,终究发生了,并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

    顾家小院中,门扉洞开着。

    郑非目光怔怔的看着外面街道上一个个如丧考妣的人流,灰色的眼瞳中,带着些许思索。

    “有朝一日,我死之时,会有这么多人来为我哀悼么?”

    郑非忽然忍不住想。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死有何惧之呢?

    他从来不是怕死的人。

    只是就算死,也应当死的有价值。

    如墨子之怒,如夏皇驾崩那样,让千千万万人为他感到悲伤。

    如此,方才不枉白来世上一遭。

    可惜的是,那般的人杰,终归是少数。

    绝大多数人,寿终正寝之时,能有亲人子女留下几滴悲伤的泪水便已殊为不易。

    若能让左邻右舍痛哭失声,便算是一方豪杰,名留乡里。

    而能够让天下同悲者,有几个呢?

    他不由得回想起那日启志帝对他说过的话。

    他……真的能够成为夏朝的守护者么?

    如同墨子,如同荀子,如同商子那样。

    还是以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烙印在夏朝?

    无论如何,他都会为此而努力。

    没有为什么,只因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国度,只因在这里,他、他的祖辈得以生息。

    ……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痛哭失声者不知几何。

    偶尔还会悲伤过度的老者,直接痛哭到昏厥过去。

    墨锋站在人群之中,倾听着四方传来的各种声音,恍如一块礁石。

    仔细算算,来到夏朝也有好几年了。

    他并未如韦传名希望的那样,直接找夏朝皇庭投奔。

    而是独自一人行走在夏朝,用双目,用心灵去注视着这个墨家的起源之地。

    强大、繁华、自信。

    天地剧变之下,外面的世道已是国将不国,家已无家,夏朝却是安然世外,遗世独立,仿佛存在于另一片时空之中。

    当初灾难所留下的痕迹已经被一个个夏朝子民用双手抹去,新的住宅与道路被重新修建而起,一切焕然一新,唯有繁盛一如往昔。

    真真无愧天朝上国之名。

    行走在这里,便能够分外明白,夏朝为何会声名在外。

    这样的一个国度,谁人会不羡慕呢!

    他还在夏朝皇都之中,见到了墨子的雕像。

    果真是短褐布艺,沉坚似铁。

    无声的巨人在沉默中,注视着眼前的国度。

    他为其送上了一把在郊外采来的野花,而那样的野花,在其底座之下,还有很多很多。

    那个时候,墨锋忽然就明白过来。

    为何夏朝分明是墨家的发源地,墨家却最先于此处衰败,反而开始在四方开枝散叶。

    不是夏朝做的不够好,而是夏朝已经做的很好,好到墨者继续留在此地,也成为了锦上添花之物。

    这无疑与墨家的理念并不相符。

    真正让墨锋感到震撼的是,早在近百年前,第二位墨家巨子禽厘胜便已明白了这件事。

    悍然在墨家名望最高时,选择带离大部分墨者而去。

    当时看来,似是因为墨家巨子畏惧儒家咄咄逼人之态势的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