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去了,《活着》那时候,他们说了两句话:艺术上平庸,政治上反动!很多人有那种从众心理,你自己心里要有一杆秤,不能他们骂你,你就自我否定!”
张俊生苦笑了一下:“…我感觉过段时间,我的《超体》上映,肯定会有一堆人骂没意思…”
“《超体》?”
“是一部科幻片,纯粹的好莱坞格局,娱乐性特别强大…”
“那你得做好思想准备!”
“…你就一点也不生气吗?”
“生气有什么用?”
张一谋叹了口气:“我们对自己的电影评判标准都是特别严苛的,但对人家的电影,又用的是另一套评判标准,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是我特别明显的感觉。对外来的电影,我们全都理解,我们全在讲梦、讲童贞。对自己的东西,马上就亮出非常犀利的宝剑,让你体无完肤。说到底,我们就是不爱惜自己的艺术家,不爱惜自己的创作。”
“对,如果《长城》的导演换成斯皮尔伯格,哪怕换成墨西哥或者英国的小导演,评分不可能只有六分!”
张一谋天生就属于挨骂的,拍商业片会被人家骂不够文艺剧情不够好,拍文艺片会被人骂有政治立场,反正总有骂他的理由。
李鞍大导演搞砸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居然有人吹捧‘李安用自己深沉的东方哲学,拍了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
你踏马告诉我这片子的李鞍东方哲学在哪里!
能不能稍微要点脸?
最让人无语的是《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反传统,嬉皮士,嗑药,性开发…
然后一帮人跪舔,说什么:人海波动,中心处的舞台发出万道光芒,整个世界都在漂浮,深深迷醉。
你换一个中国导演试试,肯定骂你三观不正!
“…观众需要引导,他们总会成熟的,这个需要时间,不急!”
张俊生笑了笑:“我还以为你会骂观众垃圾!”
“观众怎么可能垃圾?”
“我就是随便说一下…”
“电影卖的不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千万不要埋怨观众…”
……
随着《长城》大规模开画,短短的半天时间过去,电影的口碑完全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不像那种喜欢的观众喜欢、不喜欢的观众讨厌的要死的影片,而是专业口碑和观众口碑完全不同。
影评人动辄‘张一谋已死’、‘《长城》先行影评:黔驴技穷的张一谋,也就到此为止了…’、‘世界级的特效也掩盖不了宇宙级的恶意’、‘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敢看《长城》的才是真牛逼’、‘绝妙的讽刺,可怜的电影评《长城》’
短评都是:张一谋已经光荣进入晚节不保的黑名单! 这部必须抵制一下!
还没看,也可能不会看,预先打一星!
总之,在他们口中,张一谋跟《长城》都是罪无可赦,应该集体为中国电影殉葬…
跟预期的一模一样!
就好像《金陵十三钗》上映,一帮完全没看过电影的,也打了一星…
可以理解,不遗余力…
当然,张俊生并没有微博点名,而是晒了瞄眼评分还有首日票房。
瞄眼评分9.4分,首日票房9400万,票房预测:11.7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