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文会之上,方明正处于人群关注的中心。
方明的身边是蔡县令、万学正等考官,其他人则是和方明同一批考上童生的读书人。
按照惯例,这群人算是方明的‘同门’,他们算是万学正等人的学生。
不管这样,他们这个标签算是打上去了。
日后进入官场,在其他人的眼中也是同一派的人。
蔡县令笑着拍了拍方明的肩膀:“方明啊,你真是给咱济县人长脸啊,日后若是考中进士,济县人也是与有荣焉啊。”
任期内出现方明这一号人物,对他的政绩也是有很大影响。
方明这小子已经挣了两个文牌坊了。
文牌坊和贞节牌坊一样,都是了表扬某种功绩而建立的。
诗词的境界分为六境:出县,达府,鸣州,镇国,传天下,惊圣
方明的《春晓》诗出鸣州,所以立下牌坊表彰,再加上是圣前童生,所以又立一座,一共是两座。
这次去府上考秀才试,说不定还能给济县再挣个牌坊过来,那么他这次升官就稳了。
想到这里,蔡县令拿出一个小匣子,递给方明:“方明,这是考试的盘缠,争取再创佳绩。”
方明推脱一番,最后还是收了下来。
自己本身家底不充裕,他也不想再让杨环姐姐操劳了。
而且自己和蔡县令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双方倒也不欠啥。
万学正则送给方明一套笔墨纸砚。
方明是圣前童生,日后成就不可限量,提前打好关系还是很必要的。
见到方明如此受到两位大人的有待,其他士子或多或少都有些眼红。
没办法,人家方明是圣前童生,不是他们这小小的童生可以比的。
不过,有人就不那么想了,一名士子阴阳怪气道:
“方大才子,在这重大的日子,为何不即兴吟诗一首作为纪念呢?”
在文会之上作诗不像平常一般,平常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但在这里总不能一群人等着方明作诗吧。
所以即兴作诗也是极为考验功底的。
此话一出,一些人幸灾乐祸看着方明。
方明却微微一笑,随后装模作样走了几步。
“笔墨纸砚拿来!”方明说道。
客栈的小二立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笔。
方明才思泉涌,落笔的速度极快。 《济县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八句写下,方明体内的才气又增大了一截。
众人粗看没有什么,但仔细一品却有无穷的韵味。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好意境,至少是个鸣州之诗。”蔡县令赞叹道。
“不对。”万学正急忙走到方明跟前,伸手拿起书写诗词的纸张。
纸张很薄,即使是个婴儿也能轻松拿起来,但万学正拿着这张纸仿佛很重一般,脑门都流出了冷汗。
“‘一页百斤’?这是镇国之诗啊!!”蔡县令惊讶道。
围观者一阵哗然,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亲眼见到镇国诗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