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节(1 / 2)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2638 字 3个月前

简而言之一句话,如果有人将大道堵住,里面的人想跑都没地方跑。

李善在心里暗骂了几句操蛋,这时候有宫人驱马而来,说是陛下传召。

等李善回了仁智宫,还以为李渊会有些警惕性呢,毕竟也是历经战场,更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狐狸了……结果李渊却是如此说。

“三胡挑的地方还不错,景色颇佳,有一观之处。”李渊笑着说:“就是地方小了点,算算也就一座宫殿。”

李善也是无语了,一旁的李元吉解释道:“自去岁十月怀仁大败突厥之后才开始动土,那时候土地坚硬难以挖掘,所以难以速成。”

“本是准备将凤凰谷、珊瑚谷、兰芝谷三地围扩在内,在外建立宫门,每谷中建立宫殿,再开凿山路互通。”

“工程不算小。”李渊显然已经转了一遍仁智宫,笑着说:“只怕一年都难以完工,慢慢来吧。”

一行人沿路往里走到最后面那处宫殿外,李渊环顾四周景色,“便明明为翠微殿吧。”

翠者,绿景也,微者,小也……李善在心里嘀咕倒是挺合适的,不过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如果屋子比较小,能不能叫翠微居呢?

翠微殿扩地不算太小,分前后两殿,估摸着齐王将大部分的人手都用到了这个地方……其他人住的如何他懒得管,只要拍好李渊的马屁就够了。

跟着李渊入殿的都是宗室,秦王、齐王之外,李道玄、李孝恭、李瑗、李神符等宗室子弟均在例,就连秦王的两个儿子以及李渊几个皇子都跟在后面。

嗯,换句话说,只有李善一个外人……同样被列入宗室的李世绩、罗艺就没有被许入殿。

其实燕郡王罗艺,正式的名称应该是李艺……至少在诏书上是这样,这厮的鱼符上也是李艺这个名字。

“父亲,北衙禁军以及部曲亲卫均安排在谷口处,由霍国公柴绍辖之。”李世民显然是得李渊许可接手全局,“左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张琮、宇文韶轮番巡视宫禁,由右千牛卫大将军张瑾、右监门卫大将军燕郡王罗艺辖之。”

“孩儿居于右殿,天策府、秦王府属官也居于右殿,三胡及部分官员居于左殿,至于其他官员,分散在前两殿内,只是……”

李渊有点心不在焉,抬头问:“二郎?”

李世民摊手道:“无处上衙视事,不知父亲心意,若只是月余也就罢了,若是时日长,只怕……”

“至少要到中秋左右才凉爽下来……”李渊想了想,“命将作监在谷内再择地建殿,以供百官居住、办公。”

“一时半会儿只怕难办。”庐江郡王李瑗突然开口道:“伯父,小侄倒是有个主意。”

说起来,李瑗也是李渊建国后重用的宗室子弟,但无奈这位比较废材,先是攻略巴蜀不利,后在山东弃洛州逃窜,以至刘黑闼顺利的席卷大半个山东。

当年李瑗从山东逃回长安后,李渊大怒,但因为李瑗与太子李建成交好才没有严惩,后来出任了少府的少监。

在唐初,少府的管辖范围相当的大,除了本职之外,矿场、马场、铸币、军械、铠甲、弓弩,这些少府都能管得到。

李渊看了眼李瑗,“说来听听。”

“此事让魏嗣王主持,不过易耳。”李瑗笑吟吟的说。

一旁的李孝恭恍然醒悟,笑着说:“的确的确,若是让将作大匠人主持,旷日持久,光是图纸就要来来回回……若是陛下只暂时修建房屋容百官居住,怀仁确有此能。”

李孝恭与李瑗是同祖父的堂兄弟。

李世民也想起来了,“红砖?”

“正是红砖。”

看李渊还懵懂,李世民笑着解释道:“父亲可还记得代县的霞市?”

“自然记得。”李渊怎么可能会忘记霞市,说起来突厥与大唐之间战局的陡然变化,很大程度就在于霞市的出现。 通过这座霞市,李善用大量的玉壶春换回了大量的良驹,迁居民众,逼苑君璋归附,更以此重建代州军,如果没有那支雄壮的骑兵,即使有顾集镇大捷,也难有云州、苍头河两场大捷。

“怀仁以秘方掘土烧窑出砖,艳艳如火,以此建屋修宅,远远望去,犹如黄昏时分晚霞,故有此名。”

“陛下,如今长安南边的坊间,多用红砖,很是夺目。”李道玄也笑道:“不过只怕怀仁未必肯啊。”

一直没吭声的李善嘴角有些歪,“道玄兄这话就错了,连制冰法都肯授于伯父近人,烧砖算得了什么!”

李渊这次听懂了,笑骂道:“你身为嗣王,就如此爱阿堵物?!”

将作监、少府每年都要从日月潭买很多红砖,不夸张的说,如今庄子的公账上,主要的收入除了东山酒楼之外,就是红砖了。

这关乎到李家对亲卫的笼络力度、抚恤力度,也关于到东山寺秘仓对粮食、军械的储藏量,李善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最终,李渊没好气的给了个将作监的百工监令的官职,李善派了亲卫回去将留守的齐老三叫来……正好可以做些手脚呢。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遁去

自五月末开始,李渊正式在仁智宫避暑,跟随的嫔妃、宗室遍览玉华山美景。

百官就有点惨,住的不行,还要挤出地方来办公,可能是太子惶恐吧,每天都有大量的奏折从长安送到凤凰谷内,跟着李渊来避暑的官员也是心里卧槽,就连户部尚书兼太子左庶子郑善果都发了几句牢骚。

其实从去年天台山回长安之后,围绕着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势力已经开始渐渐散去,裴世矩、裴寂两兄弟倒是不离不弃,前者是因为有个李善,自不用多说。

而裴寂是因为当年弄死了刘文静……若是秦王上位,怎么可能给自己留活路?

事实在原始空中,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未有大肆株连,毕竟那时候突厥都饮马渭河了,裴寂先是得以赠加食邑,第二年又与长孙无忌同乘御辇,看样子很得恩宠。

结果第三年,裴寂先是被削去一半的食邑,然后所有的官职全都被免了,想留在长安却被李世民赶走,之后李世民随随便便找了个理由说裴寂企图谋反……呃,正巧是当年刘文静被诛杀的罪名。

不过毕竟当时李渊还没挂呢,李世民也只能将裴寂流放,不久就病逝了……裴寂身前封爵魏国公,而李世民对其的追赠却是河东郡公,态度那是明摆着的。

除了这对裴氏兄弟外,东宫内部的属官大都也不离不弃,比如王珪、韦挺、魏征、徐师谟、赵弘智等幕僚,毕竟已经上了这条船了,想下也下不来啊!

但还能选择的就心思不定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东宫摇摇欲坠,秦王入主尚书省,陛下虽然从来没有公开训责过太子,但对秦王的态度……不夸张的说,比当年对太子的态度还要和善几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这位户部尚书郑善果了,李善已经看到好几次这位在百忙之中还要到凤凰谷口,去找侄儿聊天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