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乙话音刚落,程顺则当即正色道:“我琉球虽为小国,自三国一统,尚氏为主,至今延续国祚三百载也!国小,但正统在,当年大明为我宗主依以礼相待,而今永业天子更是厚待我国,不以我国小而轻怠,兴农商、废旧弊、复北岛,国势蒸蒸日上。虽孤悬海外,但国民淳朴,大有古之中原之风,何太傅此事无论真假,损的不仅是我琉球,更令大明蒙羞,永业天子如此待我等,作为下臣必将以士报之,依老夫之见,当以根本杜绝此事,恳请永业天子召回何太傅,另择名师前来。”
“这……。”程顺则这话让尚乙心中一动,尚乙不是傻瓜,程顺则话中的意思他自然是明白的。
大明是上国更是强国,小小的琉球是惹不起的,更何况大明的皇帝朱怡成?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何显祖在琉球担任的什么角色,他的目的又是什么?这全是摆在和尚脑袋上的虱子一目了然。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拿何显祖的私德来说事,用这种方式往他身上泼脏水。这样一来,在既不得罪大明的情况下又能把何显祖给赶走,只要大明召回何显祖,大明吞并琉球的计划等于就此中断,琉球也能得到喘息的机会。
再者,何显祖一走,他们这些人也能借这事就此对小太后和国王发难,就此坐实太后和何显祖之事,从而顺水推舟把尚敬赶下王位。到时候尚乙接任王位,岂非大事以定?至于尚乙即位后如何待他们这些老臣,程顺则心里半点担心都没有,别看尚乙贵为王叔,平日里也颇有些想法,可实际上尚乙此人眼高手底,并无什么大才,他为国王,朝政依旧会牢牢在自己人的手中,说白了就是个傀儡罢了。
无论是程顺则还是国相金正元,他们看中的只不过尚乙的身份而已。相比小小的尚敬,尚乙无论从那点来讲都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更是这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只有尚乙出面,作为王叔,大明才能相信琉球的话,而且对接下来废国王,再立新王的计划更是环环相扣。
不出程顺则和金正元所料,尚乙有些动心了,但尚乙依旧有些迟疑,他觉得以这种方式万一大明不召回何显祖如何?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他们不就不仅得罪了何显祖,还同时得罪了太后、尚敬甚至大明了么?
“这如何会?”程顺则当即正色道:“大明为上国,中原向来讲究读圣人之书,听圣人之言,行圣人之道,如此之事就算是民间也容不下,何况是牵连到两国大事?此事只要报于大明,永业天子自然会应允,王叔不必担心。”
程顺则是大儒,更是去过中原进修过的读书人,如果说在场三人中哪个对中原最为了解的程顺则是当仁不让。再说,程顺则的话也没说错,这样的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小事,更何况关系两国,尤其是其中一国的太后和国王的。大明如果知道这事,就算心中恼怒但为了面子也会做出他们想的结果来,眼下只需要尚乙以王族身份出头即可。
“话虽如此说,但如今我琉球要上表大明必须经过大明驻军之手,而何太傅在大明又位高权重,驻军将领同何太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事要做实在不易呀。”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尚敬的性格弱点了,他心中虽然是千愿万意,可事到临头但又犹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