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惊人的数字最终都会成倍地回到他的账户。
9000万、一亿、一亿两千、一亿五千、两亿、三亿...安布雷拉真实与对外宣布的投资成本水涨船高。
让卡梅隆勉强挂在脸上的镇定神态都变色, 甚至提出放弃《泰坦尼克号》的所有分成。
即便奥斯蒙德内心笃定《泰坦尼克号》不过是又一次毫无风险的投资, 为他那数不清位数的财富上再添无关紧要的一笔,仍然有人替他着急, 贷款焦虑,认为他终于要迎来投资生涯的滑铁卢:
《洛杉矶时报》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一场套取现金的骗局,是洗钱的手段。
《时代》杂志的封面小标题写着“咕嘟咕嘟...《泰坦尼克号》是否会同邮轮一样沉没?”
彼时环球投资了1.75亿美元的《未来水世界》在全球上映, 仅收获了2.6亿票房。
这部让环球元气大伤, 几乎赔干净了家底的影片免不了被媒体拉来与同样投入了上亿美元的特效大片《泰坦尼克号》对比, 甚至以《未来水世界》“预言”《泰坦尼克号》未来的惨状。
“未来水世界”,不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未来”吗?
和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掐了十几年架的英媒更是直接开麦:“《泰坦尼克号》与泰坦尼克仅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它们同样诞生于人类的傲慢,二是它们终将一头撞上冰山。” “曾经的《天堂之门》,今日的《泰坦尼克号》”
就连《全球日报》也凑热闹似的“踩上”老板一脚:“是的,奥斯蒙德这回一定要翻船了。”
这不是《全球日报》第一次和老板唱反调了。
几年前,他们就发现在混乱的舆论漩涡中假装阴阳老板一句,能让他们收获更多的关注获取更多的营业额,还能将水搅得更浑一些。
黑红和争议都是流量,在纷争中粗着脖子据理力争吵红了脸终究比不过笑等小丑被打脸更加有趣。类似的事早已重演了成百上千次,但他们的同行仍然无法及时吸取教训。
哦,部分同行。
媒体工作者中还是有不少人清醒而理智的。
《纽约时报》就是其中之一:“妄下判断为时尚早,好莱坞的奇迹一直都拥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它叫做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银幕》:“他们在《多格板箱》一夜成名前嘲笑;在《忠犬八公》、《lanb》上映前质疑;在《失乐园》、《冥王星》捧杯前讽刺...十几年来,他们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但这些声音没能抚平卡梅隆和安布雷拉高层焦躁不安的紧张心情,所有的电影工作者都是赌徒,但这次,他们投下的赌注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