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节(2 / 2)

在郁新尚未抵达福建之间,江浙、江西与广东已得到允许,调动卫所军士,严密封锁道路,不准福建百姓外流,并深入调查乡野,一旦发现有疫灾,则封锁十里,并调医官处置。

朱允炆盯着舆图,深深看着福建方向,目光从福建之上转移到大海,进而转至大琉球岛。

接安全局与密探奏报,大琉球岛此时相当混乱,中山王武宁对内残暴,对外跋扈,山南国蠢蠢欲动,甚至派遣船队想要讨伐中山国,却被中山王的船队给打了个全军覆没,导致山南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山南国汪应祖曾在国子监读过书,与大明关系密切,曾派使臣请求朱允炆派遣水师,解救中山国受难的百姓,却被朱允炆拒绝。

拒绝的理由也很正当:大明不能轻易干涉藩属国与国之间的事。

事做不做且不说,但态度必须亮出来,也好告诉南洋诸国,大明虽然强大,并没有侵吞你们与干涉你们内政的意图,避免南洋出现反明。

朱允炆拒绝汪应祖的真正原因是,汪应祖给出的理由不够充分,大明不可能因为中山王残暴这个理由去攻取中山国,若此例一开,下次就能以各种借口直接军事介入任何藩属国,那谁还有安全感可言?

汪应祖不开窍啊,朱允炆都等了他一年了,也没见到他找出一个让大明无法拒绝出兵的理由,既然如此,那就需要给他们一点压力了。

至于小琉球岛,已经逐步在控制之中。

今年三月份,朱允炆曾下达过一份不起眼的文书,那就是恢复澎湖寨巡检司。这份文书放在浩繁的朝政文书中,丝毫不起眼。 毕竟,废除的东西,恢复了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这个举动,正是朱允炆筹划控制小琉球岛的第一步。

说起澎湖寨巡检司,不得不提一句元廷。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元朝就在澎湖设置了澎湖寨巡检司,隶属福建同安管辖。

值得一提的是,澎湖是先于山水湾湾收入中国版图的,而在历史上先于的时间是四百零三年。在元顺帝还没有因为老朱的缘故搬家之前,一个名为陈信惠的家伙成为了澎湖寨巡检司的巡检,这是第一位汉人巡检。

在老朱开国之后,老朱一度要发展航海,寻求海利,但因为经营不善,加上走私泛滥,海贼倭贼也不少,老朱先后关闭了全部市舶司,并在洪武十四年推行海禁。

大海都不要了,海之外的澎湖寨巡检司还要来干嘛,俸禄都不好发,索性在洪武十七年,废掉了澎湖寨巡检司。

自洪武十七年澎湖寨巡检司被废,至建文七年,已有二十一年!

朱元璋关了市舶司,朱允炆重开了。

朱元璋封禁大海,朱允炆重开了。

朱元璋废了澎湖寨巡检司,朱允炆重开也是情理之中,顺理成章的事。

毕竟那里是大明的领土,只不过因为前段时间家里有事没来管理,但不意味着这里就被割出去了,是大明的,那就得拿回来。

朱允炆拿回了澎湖寨巡检司,控制了澎湖列岛,为进入小琉球岛打下了基础。

澎湖寨巡检司,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巡检司,水师受命驻扎澎湖岛,将其打造为一个大型水师据点,常驻扎兵力已达三千,大福船二十艘。

这就是打着巡检司的幌子设的一个卫所,好在当地有粮食,且渔产丰富,不愁吃,物资供应容易,水师也乐意在那里落脚。

此时的澎湖,基本是没有土著了的,都是福建、广东等地移民。不过现在的小琉球岛,还处在土著时代。

不好说那里的土著到底是什么人种,是百越后裔,还是原马来人等,朱允炆没挖过湾里的坟,也没考察过人头骨,不好分辨。但基本分为两个大的土著族类,一个是平埔族,主要居住在平原地带,如西部、东部等,一个则是高山族,顾名思义,住在山里面,以狩猎为主。

朱允炆不想知道平埔族里面到底有个叫雅美的还是叫雅美蝶的,也不关心高山族里面道卡、马卡,什么都卡的小族类,只想知道大明要完全占据这一块土地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此时此刻,应该有一群海贼进入了小琉球岛内部,探查情况吧,也不知道他们面对言语不通的土著,到底会如何沟通,是用手势,还是用手里的刀?

朱允炆不知道自己的命令会不会给那里的土著带来灾难性的灭亡,但没有办法,大明需要那一个岛屿,作为永不沉没的宝船,以控制南北海道。

“皇上,国子监兵学院院长古朴求见。”

内侍上前禀报。

朱允炆的目光从舆图上收回,宣古朴入殿,在其行礼后问:“兵学院应该正在配合军制、兵法革新,你此时来求见,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古朴正色道:“军制、兵法革新都在稳步推进,兵学院也据此雕版了新的教材。臣来求见,是想恩求皇上,恩准兵学院可以租借小教场部分场地,同时允许兵学院监生可以接触火器,掌握火器,兵学院不能只一味纸上谈兵。”

朱允炆凝眸看着古朴,兵学院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纸上谈兵,有后世的话说就是理论性太强,实践性太差,亦或是眼高手低。

但是,医学院引入实操,去看病就是了。农学院引入实操,去种田就是了。可兵学院引入实操,这个怎么个操作法,一群监生打个架,拉到山里面野训?操作火铳,操作神机炮?

火铳这玩意真进入了兵学院,万一出点安全事故。火铳还好说,神机炮你想在国子监实际操作,也不合适啊,这玩意一发炮弹直接打出国子监之外……

让兵学院与京军小校场对接,这倒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第一千零三章 建文朝人口七千万

兵学院想要对接小教场,朱允炆自然是没有意见,宽泛的理论,无法代替实际的操作,真正的人才,从来都是知行合一。

古朴走后,朱允炆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户部为支持教育,投入财政已不下三百万两,这一笔费用足以支撑大型战争,可投入到教育里面,却显得捉襟见肘。 礼部屡屡伸手要钱,不是因为贪婪,而是教育就是个无底洞,丢进去十万两,没响声,丢进去一百万两,依旧没响声。

随着社学的快速铺建,文教兴盛的苗头越来越旺,民间先生更是踊跃加入其中,加之接连几年国子监结业监生大部也被分流到府、县、社学之中,初步解决了先生不足的问题。

社学兴建,需要先生,更需要建筑,而这些都要以大量的财政为支撑,以建文六年来论,全年新开社学数量为三千二百座,其中超过两千座是完全新建的,而每一座新的社学学堂,耗费的钱粮就不下五百两,这还是压低成本之后的结果。

现在礼部已经开始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县学、府学上,尤其是扩大县学成为了最紧迫的问题。

一个县里面,存在的社学是数十、上百,但县学却只有一个。

想要让县学接纳自社学升上来的学子,就必须扩大县学的屋舍数量,从三十几间房,弄到三百多间,大通铺一开,容纳个一两千人没问题。

县学要扩张,钱呢……

问题又来了,县学扩张了,府学难道就不需要扩张,府学扩张了,国子监难道不需要扩张?

大明的文教与唐宋时期是不一样的,唐宋时期的文教更集中在读书人一个集群上,而大明的文教战略,则是面向全民,所有大明子民的孩子都应该上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