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2 / 2)

    除了不改动一字之外,你还得用眼睛看看文章,看看这位仁兄,到底在文章里面有没有夹带什么私活。

    比如这一篇文章说:

    我爹是李刚,你知道李刚不,知道就行,那什么,只要你点中了我,事后必有重谢。

    那位留言:

    我认识鱼尾大神,虽然我家里穷,但我有靠山啊,比如解鱼尾、夏鱼尾,都是俺们亲戚,你们看着办吧。

    这种夹带私货的方式,被称之为“自叙门第”,一副老子认识某某某,好像自己吃过面子果实。

    发现这种文章,誊录官员就开心了,啧啧两声,喝一口茶,将卷子丢到一旁。

    实在太好了,少抄一份,看来不用加班到三更了。

    抄写完之后,写上自己的大名。

    这也好理解,个人责任嘛,誊录出了错,该打谁的屁股,需要一目了然,也免得到时候找不到人,一起手拉手挨打。

    对了,你抄作业,需要用红笔,敢用黑笔,你也得挨揍,字迹要写好,用楷书,敢把你的草书拿出来,保你以后潦草到底。

    誊录结束,揉了酸了的胳膊,整理好合格的卷子,那一百多份夹带私货或行文不规范的卷子,就丢一旁吧,不需要送对读所了。

    对读所的人摩拳擦掌,兄弟们,等了好几天了,终于来了。

    对读,对读,承担的职责,就这两个字:对与读,即对照与读文。

    对读官员需要仔细将誊录文与原文对照,查看誊录过程中,是不是存在脱漏、颠倒等问题,当然,还需要看看誊录官员,是不是在里面夹带了自己的私货。

    万一誊录官被买通了……

    对读也是一种防止誊录官员营私舞弊的方式。

    这个环节是比较耗费时间的,一般是两个人搭伙,他从红卷对照墨卷,你从墨卷对照红卷,一字一句,用心对读。

    若是发现誊录错误,或誊录字迹太艺术化,只有誊录人才能认得出来,那恭喜这位誊录官,现在打包行李,出发去辽东,说不定还能赶上建文元年的第一场雪。

    对了,提醒下你,从今以后,你是吏,不是官。

    受卷、弥封、誊录、对读,这是在批卷之前的基本过程,整个过程中,都有监试官监督。

    一开始这些过程很慢,动不动就半个月,后来一查原因,哦,老头子与坏人太多了。

    一个个老花眼,拿着卷子就往蜡烛上凑,字没看清楚几个,差点把试卷给点了。还有一些品行不端的,就在那里品头论足,一天天不干正事。

    于是朝廷下令:务要精选四十岁上下,五品至七品官有行止者。

    标准是:壮年,不缺德。

    这也有个好处,总来回抬箱子,用老头子的话,是不是有些寒酸了,万一摔个骨折什么的,再算工伤,朝廷多亏……

    出乎很多人想象的是,考官收到与批阅的考卷,其实并不是举人考试时所答的考卷,而是誊录形成的红色字体卷,即没有考生姓名,也没有任何标记。

    评阅时,方孝孺、姚广孝、杨士奇三人是主考试官,手下还有从礼部、吏部抽调而来的官员,他们的身份是同考试官。

    试卷并不是直接交给主考试官处理,而是先交给同考试官评阅,他们看中的试卷,才会推荐给主考试官。

    换言之,对于被同考试官罢掉的试卷,主考试官很可能看都没看一眼。

    不过,这是以前。

    杨士奇很清楚朱允炆想要的人才,并非是完全以四书五经、圣人之言为主的人才。但对于同考试官而言,他们评阅的标准,那就是四书五经、圣人之言。

    皇上与同考试官采取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不得已,杨士奇与姚广孝两人,只好盯着那些被同考试官视为垃圾的试卷,准备废品回收再利用。

    古代评阅试卷,清一色作文啊,可不是abcd四个选项,对照下对错就好了。

    作文的评阅即衡文,对于考官而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他不像是后代,扫几眼作文,琢磨两句,大笔一挥,多少分就出来了。

    古人云:

    “作文易衡文难。作文如治事,衡文如知人,治事则性所近,习所闲各成一长,知人则变态分量,至无穷也,至难学也,非大通之识,静极之心,畴能不眩焉。”

    汤显祖《牡丹亭》四十一出《耽试》中主考官苗舜宾也有感叹:

    看宝易,看文字难。

    虽然明代的各类典籍、档案、个人传记中,并没有记录明确的衡文标准,但他们评阅,也并非是“唯心主义”,完全以个人好恶来定,而是有着三个基础的标准。

    第一百六十九章 衡文标尺是这样的

    其一,基本格式。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对科举文字程式作了规范。

    比如《四书》义,你不能低于两百个字,《经》义不能低于三百个字。

    字数,是一个基础的要求。

    你写完试卷之后,记得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如果低于规范字数,出了贡院就可以骑着小毛驴回家了,榜都不用看,明年再来考吧。

    你文笔飞扬,写够了字数,但一激动,把太祖写成了朱元璋,那你完了,最好是跑快点,说不定衙门抓不住你,也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