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节(2 / 2)

    库雷山与孙恩对视了一眼,库雷山不解地看向朱允炆:“莫不是伟大的天子打算给帖木儿国一座大型金矿?”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朕给你们一座金矿,并不合适,因为那一座金矿就在帖木儿国内。说朕给你们一座金矿也没错,因为朕不开口,你们就是再找个四百年,也找不到金矿所在。”

    库雷山、孙恩很是震惊,虽说帖木儿国内有些金矿,但现在都已经在开采了,再说了,国内大型的金矿也没有一个啊。

    孙恩不解:“大型金矿既然在帖木儿国,为何帖木儿人并不知晓,而唯天子知晓?天子所言,可否属实?”

    解缙、杨士奇、徐辉祖等人也看着朱允炆,不清楚朱允炆从何处得到的情报。

    朱允炆自信地说:“朕何处得来的情报与消息,你们无需询问。只需你们回报哈里国王,朕可以给他一座大型金矿的具体地点,但大明需要这一座金矿全部黄金的四成,只要他答应这一个条件,年年入贡之事,朕可以一笔勾去。”

    夏元吉听闻之后,顿时笑了。

    朱允炆从来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既然金矿不在大明境内,给哈里透个消息也并无不可。让哈里派人去开挖,大明派人监管,到时候收黄金就是了。

    这样一来,哈里得了六成金矿的好处,可以铸造更多的金币,缓解国内矛盾,还可省去进贡事项,轻松许多。

    库雷山心动了,孙恩也认为可行,若哈里真的可以得到一个大型金矿,那帖木儿国严重缺乏金币的现状就会缓解,民间也会趋向于稳定。

    只不过,大明竟然要金矿的四成收益,这这笔钱可能比进贡的数额大得多。

    库雷山、孙恩几次说辞,都没有改变朱允炆的意志。

    朱允炆以不可动摇的姿态告诉库雷山、孙恩:“四成是底线,绝不可更改。在使臣返回之时,朕会派人带金矿舆图与金矿约定文书同行,若哈里国王同意,就取出金矿舆图,签署文书,若哈里国王不同意,则销毁金矿舆图,一切进贡照旧。”

    库雷山、孙恩见此,也无法再说什么,只好叩谢天恩。

    宴请中,库雷山、孙恩收到了大明开国四十年大阅兵的邀请,库雷山、孙恩自是不愿放过如此机会,连连答应。

    长途跋涉,不休息两个月,熬过最冷的日期,也不好回去,正好赶上大阅兵,怎么都要好好看看大明的军威与战力。

    宴请结束之后,夏元吉匆匆入宫求见,之后不久,带着一脸笑意离开。解缙听闻夏元吉是笑着离开的,就对审看文书的杨士奇说:“看吧,皇上这是敲了一大笔钱。”

    杨士奇头也没抬,盯着文书说:“金矿而已,又不是银矿与铜矿。你是知晓的,钱钞能不能立住,关键在于白银、铜矿是否充足。这几年商业发展迅猛,市面上的钱钞变得紧俏,物价有所下跌,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乱子。”

    解缙并不担忧,滋溜了一口茶:“不就是增加印刷钱钞,现如今有了蒸汽机,印刷钱钞还是简单。再说了,宝钞流通多年稳定,百姓与商人都认可,多印部分宝钞,并不会导致宝钞贬值。”

    杨士奇抬起头,看向解缙:“只增加宝钞印制,却没有相应的银铜储备,一旦宝钞贬值,商人、百姓挤兑,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皇室信誉,朝廷信誉,都将荡然无存,那时候才是灾难。”

    解缙知晓杨士奇说得有道理,但总依靠挖一点银矿、铜矿、金矿,然后发等额宝钞,这种方法实在是跟不上市面需要,现在宝钞紧俏,出现了所谓的“通货紧缩”,宝钞升值了,人们反而不愿意花宝钞,转而渴望花铜钱了,这是不太正常的。

    “我听闻国子监商学院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中央钱庄的主事也纷纷上奏,请求加印宝钞,说明现在宝钞不足,不需要拘泥于金银本位。”

    解缙主张激进一点。

    杨士奇认为稳妥一些较好,并不太赞同加印宝钞。

    两位内阁大臣终究还是想多了,户部人才济济,对金银本位、货币价值、市场供需已有了较多了解。

    朱高炽、朱允熥等人在与夏元吉等人商议之后,秘奏皇上,请求降低金银准备金,由原来的百分之百,调整为百分之九十,多出的百分之十准备金,全部增印宝钞,这些宝钞直接划归户部,充当建文十年的税。

    铸币税,就此登上了大明舞台。

    朱允炆欣然同意,户部凭借着铸币税,一次性入库宝钞近八百万。

    朝廷,又有钱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财政小分配

    铸币税的出现,是商业活动日益频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必然。完全的金银本位无法适合日益增长的商业需要,降低准备金,按照一定比例增印宝钞,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这些增印出来的宝钞,百分之百全部作为税上缴国库,也就是说,通过铸币税,户部白嫖了一大笔税钱。

    夏元吉清楚,这种操作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宝钞贬值,但也明白,财富的大池子会变大,增加的总体财富若是可以抵消宝钞贬值的影响,那就说明朝廷的举措并无问题。

    这是大明户部一次稳健的调整,也是经济学理念在大明的生根发芽。

    户部突然多了一大把钱,朱允炆自然不允许这些钱躺在库房里发霉,于是召集了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水师都督府主官入宫。

    暖炉温烈酒,檀香自袅袅。

    朱允炆以小型宴会的方式,宴请这些重臣,看向夏元吉:“户部不能总捂着钱袋子,要学会放开手脚,说说吧,户部今年结余还有多少,诸位部院都在,一起分了如何?”

    夏元吉瞪大眼,这算什么宴请,摆明了是针对户部的鸿门宴啊,这一刀刀下来,谁能扛得住,思索一二,谨慎地开口:“皇上,户部今年结余是有些,臣以为,这些结余可以存至明年二月财政预算时,再作安排。”

    那意思是,皇上你别着急,让户部先捂几个月,暖热了再花。

    可朱允炆明显没这个想法,市面上宝钞日益紧俏,和捂钱的习惯有很大关系,捂着钱不花的并不是只有户部,还有无数百姓,大部商人,就是官员这种“铁饭碗”的家伙,也有存钱的习惯,以前银子都埋在土里,需要用的时候还得洗洗刷刷,现在宝钞也有人放箱子里,埋在土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手中有钱,心中更不慌。

    这是历史的惯性,是无数年整个社会形成的习惯。有点钱就存着,不乱花钱,什么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对大明百姓来说就是扯淡,一年到头来,除了必需品之外,都不愿意多花钱。只有一些手中存余较多的百姓,富裕之家才会更多消费,但这部分群体的数量,依旧不多。

    这也就是京师繁华,京师外八十里清冷的缘故,小县城的商业几乎只是生活必需品,如粮、布、药材等,像是书籍、好酒、香料、优良家具等等,进入了也没多少人消费得起。

    大部分人存着宝钞不消费,商品流通又需要大量宝钞,紧俏的宝钞导致宝钞升值,相应的物价有所贬值,阻碍了商业进一步发展。

    朱允炆不允许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年前正是商业消费的重要期,不撒点钱出去,怎么带动消费?

    “年后财政预算是明年农税、商税的预算,今年的财政剩余多少,铸币税增加了多少,合计多少,说吧。”

    朱允炆下定了决心。

    夏元吉无奈,只好给出了户部结余:“今年财政花销较大,财政结余还有四百三十二万两,铸币税所得有七百九十二万两,并未全部入库,目前入库只有二百六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