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很少有人去深究,这些新增的高手强者,是在一场场九死一生的战斗中磨砺出来的,是踩着同袍与敌人的尸体,一步步提升境界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再残忍的养蛊之法,也没有战争这么可怕。
更令人绝望的是,成为王极境并不是终点,王极境也会死,有些时候甚至会死得很突兀、很简单。
可如果没有这一场场战斗,没有一片一片战死的大好儿郎,就不会有那么多精锐、高阶修行者,更不会有那么多王极境,也难以锻造出更高修为的存在。
元木真能够成为天人境,以一己之力改变草原、征服草原,固然是有千年罕见的天赋。
可如果没有一场场战斗,没有成千上万的人命,他也不可能成为天人境,至少,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就是天人境。
而他的麾下,更加不可能有那么多百炼成钢的王极境、元神境,能够助他横平万里山川。
他也就没有挑战大齐,覆灭大齐的资格。
“要赢得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我们需要很多高手强者,更需要源源不断的王极境。
“诸位都是王极境的老人了,城中有不少良才,为郓州为国战,还望诸位能够多多指点他们。”
赵宁说出了心中的打算。
宋明等人面面相觑,他们可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哪会轻易指点其他修行者?就算指点也是指点自己的族人门生,不会教授外人什么。
“大总管放心,我们会照办。”宋明表明了态度。
另外两名王极境,也都是点头应和。
赵宁只看他们不情不愿的眼色,就知道这事可能性不大,纵然他强迫,对方大概也只会敷衍了事。
对此,赵宁早有预料,他并没有指望这些人深明大义。
一百多年物欲横流的太平生活,早就把人培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存在,更何况大齐的文武之争、世家寒门之争还就在眼前,血淋淋的过往并不好消弭。
赵宁此时跟他们说这些,不过是通知他们一声。
接下来,他除了自己修炼,会大规模指点郓州的精锐修行者,帮助他们尽快提升境界。
可想而知,一旦境界提升,受了他这么大的恩惠,那些军中将校,都会成为他的“门生”,整支军队恐怕都得渐渐成为效忠他个人的私军。
到了那时,宋明等人可就怪不得赵宁,也不能指摘他了。
赵宁纵目远眺,目光越过天元大军营地,看向南方天际。
要想军中修行者得到充分磨砺,打熬出更高的境界,需要的是胜利的战役,而不是失败的,最不济也得是势均力敌的。
战败了,将士们情志郁结不说,还会死得差不多,哪里能有多少修行者成长起来?
他得尽量保证,发生在各地的战役不能败得太惨,要让齐军中的精锐修行者,能够得到更多成长机会。
这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城外没有王极境中期的修行者拦路,这件事做起来无非就是麻烦一些。
赵宁已有打算。
......
从城头回到用作中军大帐的大宅,赵宁站在沙盘前,望着整个国战战场陷入沉思。 帐中的参军、书吏,见他独自沉吟,都不自觉的放轻了手脚,不敢有分毫打扰。
国战四大战场,现在可以细分为五个了,除了陇右他不用过多考量,黄河南北的战局,他每天都要一步步推演。
陇右军在西域作战多年,多半都是精锐,无论寒门军队还是魏氏主事的部曲,都不是中原齐军可比。
如今蒙哥重伤,麾下只有一个现成的王极境,想要在魏无羡手下突破陇山防线,难度不小。
最重要的是河东。
没有赵氏、杨氏带着河东军守住晋地,察拉罕麾下二十万大军一旦南下,中原战局立马就会崩溃。
但最稳固的其实也是河东。
一年过去了,由赵氏族人——包括战前被刻意培养的旁支、远亲子弟——作为骨干的河东军,无论规模还是精锐程度,都已今非昔比。
族中修行者不仅有改良过的《青云诀》,还有赵玄极指点修为,更有海量修炼资源。经过这么久的沙场磨炼,很多人的境界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到了今日,靠着天堑雄关没有太大损失的赵氏修行者,在高手强者上的力量,不是大齐别的军队能够望其项背的。
只不过这些人没有完全把战力发挥出来。
赵宁在等一个时机。
他原本以为,从达旦部南下的战士,会被派到河东增强攻势,如果是那样,赵氏隐藏的这些高手强者,就会爆发出自己该有的力量,给察拉罕一个当头棒喝。
依照眼下河东军表现出的战力,如果再有七万生力军,河东就会守不住,萧燕应该把兵力投入河东——可她并没有这样做。
赵宁琢磨多时,也没有想明白原因。
就好像对方坚信赵氏难以对付,不可能成为突破口。
察拉罕没有得到援军,赵宁也就没有把这份力量显露出来,毕竟就算显露出这份实力,眼下也不可能一下子彻底击败察拉罕。
能够守住河东,跟能击败察拉罕,中间有太长的距离:野战反击,占据上风,有胜利,夺城,决定性胜利——每进一个阶段,都需要高一分的战力。
既然察拉罕没有援军,那么赵宁的打算就是,等到河东军的实力积累到,能够迅速完败察拉罕的时候,再把实力爆发出来。
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意外。纵然有意外,也有力量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