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节(1 / 2)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2291 字 3个月前

如若不然,就凭武宁节度使的修为和他麾下的高手强者,断然不可能抵挡忠武军的兵锋。

两军的暂时僵持,让赵宁有了行走徐州的时间。

他当然要走这一趟。

身为皇朝太子,老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喊着要给天下百姓公平正义,不过是在空中建造楼阁,只能让自我感觉良好。

不脚踏实地深入百姓群中,一复一日、年复一年亲眼去看百姓的生活遭遇,亲耳去听百姓的心声想法,去探查无良权贵富人是怎么压迫下层平民的,如何能确保大晋的国是政令、律法条文确实保护了平民百姓?

大晋的公平正义,一定要是平民百姓想要的公平正义。

而不能是赵氏、朝廷、官府、舆论掌控者自认为的公平正义。

除此之外,赵宁沉入世道市井底层,也能找到将革新战争扩展到中原的最好方式。中原就是中原,不是河北不是河东,革新战争的方式需得因地制宜。

用干将的话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至于行走过程中,尽量散播公平正义的精神,为此地的革新战争奠定一些基础,既是顺手为之,也是必须要做的。

与之相比,保全徐州,让徐州值得保全,就真只是顺便施为了。

而如今进入到中原、徐州的大晋朝廷力量,远不止赵宁一人。

船行大半日,到了徐州城外。因为赵宁没打算现在进城,船客们再度感谢了赵宁,陆续与他告别。雷闯拍着赵宁的肩膀,豪迈而亲切地道:

“他日进了城里,一定要去找老哥,别的不说,老哥一定会让你喝徐州最好的酒,进徐州最好的青楼!你得相信老哥,老哥绝不会食言。”

赵宁笑着道:“当然,从沛县到徐州,试问谁能不相信雷兄的品性?”

这大半日他俩一路闲扯,关系亲近不少,雷闯是大大咧咧的性情中人,赵宁跟他相处起来颇为自在。

雷闯闻言眉头一挑,哈哈大笑三声,转身踏上了码头。

“赵公子,咱们就此别过了,山高水长,希望来日还能相见。”小翠正儿八经蹲身行了礼,长长睫毛下的水亮眼眸一眨一眨时,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但当赵宁真转身看向她,她又羞赧地低下了头。仅仅只是承受赵宁的目光,便让她禁不住霞飞双颊,局促得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只能下意识捏着衣角。

赵宁看了这个衣着朴素、说不上多漂亮的船家姑娘好几眼,在对方耳垂都红得几近透明的时候,说了一句让对方怎么都想象不到的话:

“小翠姑娘,在下可否跟你回家?”

第六八一章 你相信正义吗?(4)

小翠吃惊地抬起头,张圆了樱桃小嘴,不可置信地看向赵宁,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明艳的晚霞下,她这个表情格外有趣。

正在收拾杂物的老船工闻言一滞,忍不住转头看过来。

“赵公子休要打趣奴家......”接触到赵宁近在咫尺的目光,小翠又娇羞的低下了头,蚊蝇般的声音中,明显带上了几分不知如何应对的慌乱。

或许她是怕赵宁看似正人君子,实则品行不端见色起意,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

赵宁叹息一声,佯作惆怅、惭愧:

“不瞒小翠姑娘,我的路还很远,但因为盘缠不多,已是不能日日住店,这才想去小翠姑娘家借宿一晚,混一顿热饭吃......”

小翠再度抬起头,讶异不解地道:“公子竟然如此,如此......既是这般,那先前船客拿出银钱报答公子的相救之恩时,公子为何还要执意拒绝?”

赵宁神色一肃:“我辈读书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岂是为了贪图钱财?若是收了船客的银钱,这便不是彰显正义,而是在做一笔生意,有污圣人教诲!” 小翠一脸茫然,本能地觉得哪里不对,但因为读书少,一时间却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地方。

眼看老船工要走过来,赵宁紧紧注视着小翠,先一步道:“小翠姑娘,今日我帮了大家,也帮了小翠姑娘你......”

言外之意,小翠要是拒绝他,那就是忘恩负义,简直是侮辱赵宁今日相救船客们的正义之举。

其实赵宁用不着道德绑架小翠,在他认真凝望小翠的时候,后者就已经心跳急促面红耳赤,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只要赵公子不嫌弃,奴家......奴家这就带赵公子回家......不,是跟赵宁子一起走......不,不是,是回家吃饭......”

言语上的混乱让小翠禁不住手忙脚乱起来,稀里糊涂的比划了几下,自觉实在是没脸见人,干脆扭着头跑到船尾去收拾东西去了,把赵宁丢给了老船工。

老船工张了张嘴,无奈地看了看不知道在收拾什么的小翠,暗暗叹息,已经答应的事不好立马反悔,只能堆起笑容对赵宁道:

“赵公子今日仗义出手,老头子理应相谢,一顿饭着实不算什么,赵公子千万不要客气。就是咱家还有些距离,回去得要一些时间。”

赵宁松了口气般笑着道:“无妨,赵某帮助撑船就是。”

老船工说得不是虚言,客船离开泗水驶入一条小支流,顺着七拐八弯的河道走了二十来里,赵宁才看到一座偏僻的村落。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暗青色的天幕笼罩四野,多以茅草为顶的村舍里,鲜有透出火光的,显得格外静谧寂寥。

走近了便可发现,每座房子前的村民都在趁着最后一点天光,或忙碌的收拾院子里的粮食、鱼干,或坐在屋檐下吃饭,或挑水洗衣。

对乡野百姓而言,灯油太过珍贵,等闲根本用不起,天黑的时候也就是休憩的时候,一日所有活计都得在天黑前做完。

小翠家除了爷孙俩,就只有小翠体弱的娘,因为劳力不足,能种的地有限,乘着早年间小翠父亲还在时积累的一点薄产,他们半买半租了一条客船讨生活。

房屋并不高大,院子倒是颇为宽敞,不过一多半被开辟成了菜畦,赵宁跟着小翠、老船工进门时,小翠的娘早已将饭菜做好。

干饭自然没有,好在粥不算稀,菜倒是有两盘子,一盘是赵宁叫不出名字的蔬菜,绿的黄的紫的,合着蘑菇堆了小半盆,一盘是鱼干,数量也不少。

回到家里小翠明显自在不少,招呼赵宁落座,用缺了个口的陶碗为他盛了满满一碗粥,自己用的则是小碗,粥亦只有半碗,坐在桌边的时候颇为不好意思,大抵是觉得饭菜太过简陋,怕赵宁瞧不上。

乡村之民,最不想被外面的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