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250节(2 / 2)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2008 字 6个月前

    察拉罕的名字他怎么会不熟悉?

    当年契丹部联合天元部进攻达旦部,凤鸣山之战中就是此人领兵,只不过被赵宁跟雁门军打得大败,直接导致那场战争的局势被改变。

    两人的关系,无疑是对手、敌人。

    此时此刻,察拉罕若是想要杀达旦太子,他立马就会人头落地!

    “右贤王......怎么到这里来了?”达旦太子艰难的咽了口唾沫。

    “取你项上人头。”

    察拉罕淡淡一笑,充满高高在上的意味,在达旦太子恐惧的双股颤栗,几乎要当场跪下的时候,他慢悠悠的接着道:“又或者,帮可汗重掌达旦部。”

    达旦太子瞪大了双眼,好歹是没瘫软在地,“当真?右贤王愿意帮我?”

    “只要你答应我的条件。”

    “我答应,我什么都答应!只要右贤王能帮我重掌部族,我什么都听你的!”

    见达旦太子如此不堪,察拉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若是如此,那自然再好不过。”

    ......

    安思明派出了使者,先行一步去联络达旦王庭,让对方准备迎接他的到来。

    想起乾符七年时,赵宁在战争中通过“巧取豪夺”“敲诈勒索”“行骗威逼”等等手段,从达旦部获得了不菲财富,安思明就不由得双眼发红。

    他打定主意,这回在达旦部,一定要向赵宁学习,想尽办法攫取财富,好生捞上一笔!

    有了金银财宝,他才好增强自己部下修行者的实力,并贿赂中枢官员,为他的加官进爵铺好道路。

    这个机会,从乾符七年开始,到眼下的乾符十二年,他等了整整五年,这回无论如何都要把握好!

    夜晚宿营后,安思明在大帐里,专门做了计划。三更过后,他满足的收起写好的文书,打算睡个好觉,养足精神。

    但就在这时,寂静的夜忽然天雷滚滚,地面剧烈颤抖起来,好似雷雨与大地震同时来袭!

    “怎么回事?!”安思明心头一惊,连忙奔出大帐,想要升空查看。

    “将军,敌袭!”有慌乱不已的修行者及时来报,“四面八方,都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火把!”

    安思明如坠冰窟,手脚冰凉。

    怎么会有敌袭?

    达旦部难不成还会进攻他们?

    他为何半点预兆都没发现?

    ......

    是夜,安思明所部遇袭溃败,近乎全军覆没。

    第三百零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

    燕平城华灯初上。

    赵宁跟杨佳妮等人在街上闲逛。

    说是闲逛也不准确,因为杨佳妮的嘴就没有住过。

    无论路边小吃摊的混沌,还是小姑娘们篮子里的串子,亦或是胡人炙烤店的羊肉,哪怕是冰糖葫芦,但凡是看见了,她都不曾放过,可谓是忙得很。

    相比较而言,赵宁才是真正无所事事的那个。一路上他都在看繁华街景,目光里充满欣赏与留恋。

    青楼画阁,绣户珠帘,珍玩珊瑚、宝石毛草随处可见。络绎不绝的雕车,前后相继的宝马,满眼金翠之光,迎面都是罗琦飘香。柳树小巷、花街屋舍里满是各种欢笑声,丝竹管弦之音充斥于茶楼酒肆。

    垂髫孩童四处奔跑,耄耋老人意态悠闲,书生士子摇着折扇出口成章,富家公子、千金的扈从招摇过市,有醉酒的人在街边撒欢,有下差的官吏结伴进入勾栏。

    所谓繁花似锦,所谓岁月静好,不外如是。

    阳光底下的泡沫在没有被戳破时,总是五光十色炫目非常,让人迷醉让人心折。

    “边境风声日紧,百万敌军压境在即,燕平却依然一派和平盛景,好似王师并未损兵折将,此景此景,叫人心生悲切。”周鞅忽然发出了感慨。

    黄远岱嗤地一笑,“莫说京师,就算是寻常州府城池,什么时候不是这样繁华热闹、纸醉金迷了?

    “土地兼并之下,每年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可是从未少过。那些每日面朝黄土背对烈日,辛苦劳作的平民,也从来都没锦衣玉食过。”

    周鞅没有习惯性的跟黄远岱争论,转头看向赵宁:

    “安思明所部六万人马,在草原一朝丧尽,安思明仅以身免,狼狈逃回雁门关后,不得不闭关养伤......这时候达旦部已经名存实亡,北胡大军不消几日,就会打到雁门关了,宁哥儿怎么还有闲心上街?”

    消息是今日傍晚传回的。

    赵宁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既没有召集赵氏长老们议事,也没有做出什么安排,反倒是带着众人出门逛起街来。

    赵宁没有直接回答周鞅,而是指了指正往嘴里塞糖葫芦,吃得腮帮鼓鼓的杨佳妮。

    “此时不上街,下回再见这盛世繁华,再吃这满街美食,就不知是何时了。甚至可能再也见不到、尝不到。”杨佳妮一番话说的含糊不清、云淡风轻。

    周鞅怔了怔。

    片刻后,在赵宁的示意下,众人在街边一家汤饼摊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