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过来本想是能见到胡正明本人,可是,这位权威专家在美国临时有情况,推迟了来华的时间,所以,方卓在科大的重心就变成己方项目的人才培养。
一位合格的人才在科大从基础培养到堪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方卓暂时也没把希望寄托在这方面,这当然要做,但他更想要的是台上胡正明、台下冰芯工程师式的培养,还得注意规避这种方式所蕴含的法律风险。
明确的说,这种培养方式肯定有违胡正明所签署的竞业协议,尤其在中芯被台积电起诉的情况下,更得提前做好安排。
胡正明教导冰芯员工不行。
前者是合同主体不能改变,后者呢?
如果这么一批员工暂时不入职冰芯,先在中科大以社会人的形式进行学习,到达某个阶段后下岗员工再就业的入职冰芯,这样还违背胡正明签署的竞业协议么?
方卓提出思路,法务研究条款,学校帮着落实,总之,有困难就找方法,以中芯被诉作为前车之鉴,尽量从流程上解决问题,最起码是降低一部分风险。
12月3号,合肥国投和冰芯完成条款补签,成为最后一位如此操作的董事,其他家早在方卓提出后就确认无误的签署完毕了。
中科大这边则会设置一个成人教育的研修班,面向广大社会对集成电路感兴趣的人张开怀抱。
这天晚上,方卓乘坐航班返回上海,将会不停留的直接从机场飞往香港,进行易科上市io的第一次路演。
按照高盛的安排,路演是从香港到新加坡再到美国的数座大城市。
方卓在机场等到了自家团队和徐开伟带领的高盛团队。
“徐总这次也一起到香港?”方卓对徐开伟的出现有些惊奇,“是那边有项目要投?”
“算是吧,主要也是听听方总在香港的路演。”徐开伟笑道。
方卓对不懂的事向来谦虚:“那我可得好好向徐总请教了,我之前从没路演过,虽说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可带着公司上市真是头一遭。”
徐开伟说道:“路演,路演,一路上演过去嘛,方总就把上次董事会上对我们的推销拿出来,那就八九不离十。”
方卓大笑,调侃道:“这么简单吗?”
“相比较把企业做起来,这确实不难,有的总裁可能不善言辞,但我相信方总不会有这样的顾虑,所以,我对易科的路演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徐开伟认真地说道。
他真不是开玩笑。
因为易科的上市计划,也因为徐开伟亲眼看到德银、dcm他们的意动,高盛内部经过综合考虑,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是提给易科,而是提给同样有上市计划甚至时间可能赶在前面的携程旅行网。
携程的董事长是沈南鹏,按照计划,携程极可能在12月份完成上市敲钟,整个公司也都在积极筹备这个事。
可是,沈南鹏突然接到高盛的推迟建议。
“我们建议携程推迟上市时间,最好是明年的1月底或者2月份。”
沈南鹏:“啊?为什么?”
“因为易科要上市。”
沈南鹏:“???”
携程和易科既没有业务往来,也不是竞争对手,他们上市就上市呗,怎么让自家被建议推迟。
“沈总,考虑到纳斯达克对中概股的印象,也考虑到易科上市的良好前景,我们认为它的上市可能会提振一些市场的信心,这有利于携程股票的发行。” 高盛方面的回答让沈南鹏犹豫起来。
这种犹豫没有持续太久,携程很快就做出推迟上市的决定,从2003年的12月调整为2004年的1月或者2月。
同时,他们也密切关心起易科的上市之路。
方卓对这个倒是完全不知情,他就怀着一丝丝的紧张和一乃乃的兴奋抵达了香港。
第213章 不速之客
12月3日,方卓乘机抵达香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
东方之珠,亚洲四小龙,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这就是此时的香港。
如果说上海渐渐有了国际化大都市的雏形,那这里就是大都市的完成体。
方卓是第一次来香港,但从报纸、网络、电影、歌曲里早就构建出一个铜锣湾、香港电影、豪门争斗、金融大鳄的轮廓概念。
这个轮廓概念当然不真实,可是和眼前的香港景象碰撞在一起确实让他有种极其新奇的感觉。
“方总,你是第一次来香港吗?”
徐开伟和方卓同乘一辆车前往下榻酒店。
io路演安排的比较紧凑,中午抵达这里,晚上就在半岛酒店举办一场沙龙。
如果反响不错,明天还会安排第二场。
如果效果平平,那就稍作休息飞往新加坡。
香港、新加坡、美国,最重要的放在了最后。
“第一次,名不虚传。”方卓打量这座城市,连连夸赞,“太繁华了。”
徐开伟笑道:“方总觉得上海能不能追上香港?”
“如果单从gd这一项来说,上海肯定能追上,但时间可能有点久。”方卓略一思索,“香港现在应该还保持着2倍的距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