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2 / 2)

这话女人们都动容了,如果别个这么说她们还不信,可李源一直以来,都在费尽苦心的让一家人过好日子,他说的她们信。

一般来说,李家男人说事,女人不会插嘴。

人本来就多,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肯定会乱成一团。

意见相左,几句话冲起来,关系处起来就难了。

可今天李母却忍不住道:“他爹,听幺儿的吧。他说的真好,外面那些都是虚的,你能长命百岁,才是家里的福气。”

李桂皱眉道:“前天公社一把手还跟我说,过了年组织上要找我谈话……我咋说?”

李源道:“这不还简单,发扬风格,让出功劳呗。就说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算好,要是当了官享受了荣誉,结果干活干不动,心里也难受。不如让年轻的同志上,他们有力气,年富力强。您呢,甘愿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只要您意见坚决,他们不会勉强您的。”

李江有些不甘心道:“你怎么知道?他们要是非让爸去呢……”

李源笑道:“想多了。今年早先大干快干,三千万青壮进城扩招。扩招的不只是劳力,还有干部。现在一大堆清闲的都不知道往哪插呢,早就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了,十几个萝卜往一个坑里栽。老爹要是肯发扬风格,上面只会松一口气。”

李桂瓮声道:“功劳我让,可活我不会少干。”

相比于这个逆子,他还是有深厚的信仰的。 为社会主义建设出把力,他心甘情愿。

更何况,还有老人家的夸赞……

李源笑眯眯劝道:“爸,活您可以干,但要量力而行。您就信我这一回吧,吃亏是福!”

压水井项目是直达天听的,越到明后年越是如此。

所以李桂真要往上走,根本无法预料他会上到哪一步。

但这种没有根基的上升,风险实在太大,就不擦边说了……

好在,李桂还是听劝的,不管是因为是听小儿子的话,还是因为李源之前说的那些诚恳的肺(恐)腑(吓)之言,让他觉得真去升官,就是窃取了小儿子的功劳。

总之,老头儿松口了就成。

再有老人家这番话,李家就更稳了!

大事说完后,李母对娄晓娥道:“你现在有身子了,按理说我该来伺候你。可打几辈子起,婆婆和媳妇之间就容易闹毛病。要是没这个条件就算了,像你大嫂子她们,进了门儿就得忍着我这个婆婆,谁做媳妇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

可我也当过儿媳妇,心里明白着呢,我那时候就想啊,要是怀孕后能回娘家住着就好了,谁还能比爹妈跟前更亲近?

你娘家条件不差,我问过源子,你哥他们都在外面,家里怪冷清的。

娥子,你要是想回去,那你就回去,婆家不说啥。”

娄晓娥闻言真是惊喜感动坏了,虽然眼下建国已经十年了,可婆媳之间身份地位,其实和旧时候几乎没什么区别。

看看贾张氏和秦淮茹就知道了,想教训就教训,儿子死了儿媳妇也得规规矩矩的孝敬养老。

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一点不夸张。

李源师父家的大女儿孙月香,家里都还是干部,大女婿死了,孙月香想回家,前提条件都是要月月给钱奉养婆婆,给钱抚育小叔子、小姑子……

可以说,女儿这辈子最大的对手只有两个,一个是婆婆,一个是儿媳妇。

李母居然能如此宽宏大量,开口让娄晓娥回娘家,这绝对称得上通情达理了。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娄晓娥足够大度,让李源不断寄钱回家,还在这么艰难的时候给家里粮食。

将心比心吧。

乐呵呵的李源和泪眼婆娑的娄晓娥将家人们送上马车,双方都用力挥手送别,直到看不见对方后,两人才心情各异的关门上锁,往家里骑车回返。

回到家后,看着仍处在感动中不能自拔的妻子,李源都有些怀疑起自己来,是不是太过凉薄了些……

虽然他给予了李家不少东西了,但说实在的,多是以报恩的心态在偿还。

甚至恨不能一次将那一年李家对他的恩情报完,以后就轻松了。

剩下的,跟投资差不多……

穿越过来那年身体很弱,心里也很难接受。

前世日子过的再难,平时和母亲联系的再少,可真的发现永远的告别了那个世界,那些日子反倒成了最怀念的时光,平日疏忽的母亲也成了最想念的人……

那段难熬的日子,他沉默寡言,是李家老老小小想方设法逗他笑。

他胃口不好,吃不了粗粮,家里的白面就都给他吃,他也不爱吃,剩饭才会分给小孩子们吃。 最后,更是连才半岁的侄儿的奶水都给他了……

但李源对李家的感情,仍是以报恩为多,亲情稀少。

在他心里,还是认为家人只有前世的父亲母亲。

不过现在……好像也已经开始变化了。

日子总要过,人生还要继续。

时间啊,真的能改变一切……

“源子,你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