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节(2 / 2)

    在下午五点十三分的时候。

    用光了九根粉笔的徐云深吸一口气,写下了最后一行字:

    “高温超导机理至此证毕,证明人,徐云。”

    “……”

    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板书,几位评审的表情都有些莫名。

    尤其是杨老、王老和周光召三人,尽管脸上带着疲态,但眼睛却带着一抹明亮的光华。

    此番他们主动出面给徐云捧场不假,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对徐云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

    甚至在杨老他们这些当事人看来,这个要求都有些强人所难了。

    结果没想到徐云给出了他们一个如此大的惊喜,这他喵的可是高温超导!

    诚然。

    单纯依靠这个理论推导,徐云很难获得诺奖,但这也仅仅是暂时性的情况罢了。

    倘若今后有人能通过物理现象完整证明徐云的理论,那么诺奖就妥妥的是徐云的囊中之物了。

    不夸张的说。

    哪怕徐云今后啥成果都不产出,他在物理史上的地位都不会低于前200名。

    如果要是再加个定语来筛选……那么徐云甚至可以说是当世成就最高的啾啾啾,没有“同行”可以与他媲美!

    更重要的是……

    徐云如今才24岁!

    一位24岁的年轻人就能解决高温超导的机理问题……他的尽头会在哪儿?

    朗道的二档?

    媲美杨老?

    毫无争议、成就最高的亚洲物理学家?

    比肩牛爱?

    还是说……

    飞的更高?

    一想到这里,已然95岁高龄的周光召便再次心跳加速了起来。

    到了他这种地位,到了他这种年龄,没有比再见到华夏物理学界后继有人更加开心满意的事儿了……

    周光召甚至想到了自己的好友于敏,他当初也是年纪轻轻便创造了华夏科研史上的奇迹。

    唔?

    蓦然。

    不知为何,周光召的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个有些古怪的画面:

    大于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边上有个人在给他递毛巾倒水。

    那个人面容有些模糊,但隐隐却有点徐云的影子……

    奇怪了,自己怎么会冒出这么个想法?

    随后周光召用力甩了甩脑袋,将这个莫名其妙的念头抛到了脑后。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对徐云问道:

    “小徐,这个机理更加有准确的名字吗?”

    “你之前用的陈-徐磁矢势正则理论似乎有点模糊……或者说数学化了。”

    一旁的王老杨老也点了点头。

    名称上偏数学化的物理理论有不少,但在涉及到高端机理方面的时候,数学化的特性反而会让它有点儿“掉价”或者说缺乏物理上的说服力。

    “有。”

    徐云抬头望了他一眼,缓缓说道:

    “陈景润-徐云围道理论,由于涉及到了2个矢量,2个超旋量和一个单态,所以我也称呼它为……221理论。”

    陈景润-徐云围道理论?

    221理论?

    周光召沉默了几秒钟,看不出在想什么,最终轻轻点了点头:

    “好名字。”

    ……

    总而言之。

    事情到了这一步,剩下的流程就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