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村的人会种西瓜,军岭的人也会种西瓜,他们可以从军岭拉一车西瓜来,然后高价卖出去。
烟和打火机的保质期也长,慢慢卖也没问题。
黄大志叹息一声,说道:“但小安不肯,他不愿意跟人打交道,也不敢跟人打交道。我看他自从住到县里了,比在军岭时还要孤僻寡言了!”
在军岭时,见面的都是同村的熟人,黄小安就算身有残疾,感到自卑,但也还能跟人正常交流,但到了县里,周围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每次别人看到他,脸上都会流露出或同情,或厌恶的神情,这让黄小安感到十分的难过。
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跟人交流了。
这做生意,最忌讳锯嘴葫芦了!
做生意要讲究一个性格外向,舌灿莲花,跟谁都能够聊上几句,并且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样说出来的话才漂亮动听。
高明程得知黄小安不愿意和人交流,当即说道:“那送他去学一门手艺吧!”
手艺人凭手艺吃饭,只要手艺好,即使身有残疾和不善言辞也无所谓。
黄大志点点头,他也曾想过送弟弟黄小安去学门手艺。 但他没想好去学什么手艺。
于是他看向高明程。
高明程随口说了几个,有学厨艺,也有学雕刻。
黄大志觉得自己的弟弟没有什么煮饭的天赋,甚至可以说,他们一家人都没有多少煮饭的天赋,煮出来的饭菜,谈不上多么美味,就是能吃而已。
于是他忽视第一个选项,着重考虑第二个。
“雕刻?这个跟谁学?怎么赚钱呢?”黄大志问道。
高明程提起雕刻,是有原因的。
他们这儿,其实是有雕刻文化传承的,有几个出名的雕刻师傅,雕刻出来的树根茶桌、树根摆件,还是相对知名的。
在后世,县里甚至还开了一个雕刻博物馆。
黄小安既然不想跟人交流来往,那么沉下心学雕刻,以后靠雕刻混饭吃也行。
高明程说道:“我们县靠近市区的那条路上,有一个叫做河山村的村子,那里就有一个雕刻师傅,他祖上是从市里得到的传承,到现在已经有个一两百年了。”
高明程之所以知道这事,还是之前收过一阵子旧物,他也不乐意去更远的地方折腾,就在县里的附近犁了一圈,虽然得到的好东西不多,但也捡了时代的便宜,攒下一些值钱的古董了。
黄大志沉思片刻,然后点点头,说道:“那行,我先回去问问小安,如果小安愿意的话,我就带他去河山村拜师学艺。”
高明程知道那人是较为有名的雕刻师傅,还知道那人比较心软,经常雕刻一些小玩意送给村里的小孩玩。
也因此,他现在比较穷,主要是靠种地生活。
高明程把对方的情况大致说了下,又说可以先去找人,然后适当的卖惨,打动对方后,再带黄小安过去拜师学艺,这样就会顺利一些。
这些事,其实黄大志也懂得。他只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弟弟,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找人学艺。
现在高明程给了他主意,他就心里有数了。
在警局这几年,他深谙和人打交道之法。
黄大志点点头,笑着说道:“行,我先回去问过小安,如果他没意见,我就去找那雕刻师傅说说话。”
事情说完后,黄大志再次感谢了高明程,然后抱着他的宝贝儿子,带着老婆回家去了。
当他回到家里,就可以看到他家的院子里堆着一些建材。
这些建材是用来搭棚子的。
黄大志之前建议在门前搭一个棚子,然后卖点烟和水果,结果黄小安不肯。
但他爸妈肯啊!
黄大志的爸妈来到县里生活后,就觉得自己终于享福了。
刚到县里的那几天,他们啥事都不干,天天逛大街,短短几天内,愣是把县里的大街小巷给走熟悉了。
到现在,住到县里的新鲜感已经逐渐没了,每天无所事事,就显得有些无聊。
虽然他们身体不好,也打心底不愿意再干农活了,但到底干了一辈子活,还真闲不住。
于是黄大志的爸妈就决定在门口搭棚子,然后做点小生意。 对此,黄大志自然是赞同的。
家里有他和罗丽的工资,也养得活一家老小,但如果没有外快,那么生活还是紧巴巴的。
现在他爸妈愿意做生意,他也不图赚多少钱,能让他爸妈打发一下时间,再多少赚上一点,那就不错了。
回到家中,黄大志就去找了他弟弟黄小安。
黄小安跟他爸妈一样,都住在一楼,他的房间朝西,这个时候夕阳洒下的光芒正顺着洞开的窗户,倾泻入屋内,将屋内照的很亮。
黄小安正趴在桌子上写字。
这些天,他不肯出门,黄大志就索性让他在家里写字,写的是最简单的那些常用字,多写多练后,黄小安也算是能认一些字了。
见黄小安写完一页纸了,黄大志开口说道:“小安,我送你去学雕刻怎么样?”
黄小安身体一僵,然后转过身来看着他哥哥,有些警惕的问道:“什么是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