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江家农庄培养兽医一样,一批批的成材,去往各地,然后在各地继续教人,进行职业普及。
谢川就暂时留在家里读书,谢星珩会每天给他带卷子来做。
写完试卷,他根据书单看书就行。
谢星珩强的可怕,在他的一番社牛进击中,翰林院的院长都给他出了两张卷子压箱底,霍叔玉也给他薅了羊毛。
要不是还没单独跟那位霍首辅见过面,谢星珩高低得厚着脸皮磨一磨霍叔玉,让他求求首辅爹,也出张卷子。
半个翰林院的人出的卷子,够谢川做一年了。
批改无忧,谢星珩就能看。拿不准主意的,再带回翰林院。
这种师资,整个大启朝都找不出第二个。谢川有福啦。
所以,谢星珩跟大哥大嫂商量,把谢川留在京城教养,夫夫俩虽舍不得,为着孩子的前程,也答应了。
在两个爹返乡前,谢星珩休沐,如约带着夫郎和孩子,拿上礼品,去沈家拜谢沈钦言。
城内有关探花、采花的议论还在持续,出街这一段路,小宝宝迎着风,还跟百姓们打招呼。
他俩竟然还会说这种话:“你们怎么知道我们是漂亮宝宝的?”
谢星珩跟江知与差点笑死在路上。 到了沈家,谢星珩叫他们热情点喊爷爷,多撒撒娇。
大人的恩怨不牵扯到小娃娃,沈钦言喜欢孩子,就哄哄他吧。以后还要求人办事。
宝宝们听话点头,进了家门,就迈着小短腿跑开了。他们第一次来沈家,不认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