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1 / 2)

尤其是刚刚那一场团体接力赛,即便是池惊澜,现在回忆起来,也仍然会感到肾上腺素飙升。

前几棒都十分焦灼与势均力敌不说,中途更有外协捣乱,伸手试图扒拉在他身前的华国运动员。

纪云星就是这个倒霉蛋,虽然他靠着自己的大赛经验稳住了心态和身体,极限避开了那恶魔之手没有被拉倒,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一度从第二掉倒了第三的位置,即便后面奋起直追,到最后一棒凌榆接棒的时候,也只是勉强与第二持平身位,甚至还微微落后半个身位,距离第一更是差了好几个身位。

这个距离,在短道速滑的比赛上,通常来说都是致命的。

而且当时,所有华国的冰迷们都心知肚明一件事,他们在团体接力的竞争力实际上是远远不及个人项目的,凌榆是很强没错,可团队跟不上,他一个人再怎么强,也不可能拖着一群后腿站上领奖台。

这也是凌榆强势横空出世后,华国短道速滑一直以来的一大痛点。

和花样滑冰一样,之前的短道速滑同样存在着老运动员占着名额混日子的情况,凌榆和短道的总教练一起耐心运作了几年,在那些老运动员全“选择”退役,又带出一批纪云星这样有潜力的少年运动员们之后,团队赛这一痛点才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尽管如此,华国冰迷们看着短道一点点走到今天,仍清楚他们在团体接力上还是与国际一流水准有着一定差距的,而一直以来的各种大赛结果也都证实着这一点。

个人项目上,有凌榆参加的项目,他总能凭借自身高强的能力摘得桂冠,但团体项目上,即便凌榆参加的比他的个人赛还更要全勤,至今为止,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季军而已。

所以当纪云星拼尽全力在持平第二时将凌榆推出去的时候,在看到镜头照到少年脸上懊悔与不甘的表情时,冰迷们虽同样感到愤怒与可惜,但看着他们在交接时为避让第二名,又暂时落后到了第三的排名,以及与第一的距离,心底最好的预期,也只是争到这个亚军。

离第二名只差一个身位,这点距离,他们相信以凌榆的能力超越还是没有问题的,而即便是亚军,也已经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了。

可当时,池惊澜坐在满满当当的观众席上,隔着人山人海,与几乎整个冰场,却仍然明晃晃地感受到了凌榆身上蓬勃的野心与怒气,以及一往无前的锐气。

凌榆的字典中,从来没有服输这个词。

那一刻,池惊澜就预感到,他可能要见证一场奇迹。

果不其然,接下来,凌榆给所有人上演了一场教科书般的超车示范——第二名试图堵住凌榆超越的路线,但凌榆却毫不在意,直接水平方向与第二拉开了距离,而后果断加速,眨眼之间就在平坦开阔的大直道上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外道超越。

行云流水,轻描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