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森林里的野小孩(第三节)(1 / 2)

沉莫-南方金雪 651 1985 字 8个月前

◆第一章:森林里的野小孩(第三节)

    莫虽然只有十岁,却有着清晰的逻辑思维。他在上学的第一天里,就发现一件诡异的事情。

    不论是城里或城外,街上几乎都是黑发人。然而校园里学生却超过一半都是金发,黑发反而是少数。

    莫问了贝亚才知道。原来上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尤其是诺良学殿这种贵族学校,只有地位、身分、财力兼具的家庭才有资格就读。

    莫也纳闷家里看起来就不有钱,自己又为什么可以读书呢?这他一併问了。

    但贝亚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瓦塔斯残存的封建制度里,金发是贵族的象徵。国家禁止平民染金发,加上贵族拥有优先读书的权利,才使得校内金发学生比例特别高。

    上学几天后,莫又发现了更有趣的事情。

    这里的学生多半是官僚家庭。十个有六个的父亲要不是做官,就是高等将领。

    而金发家庭除了官僚,其馀几乎无业。反观黑发家庭在官僚以外,还有更多来自富商、大老闆,甚至是博士、学者、医生、科学家,或像贝亚这种特殊职业等等…全是来自各行各业上流人士。

    国家对贵族的善意,反而造就了一事无成的贵族。

    莫上学一个月后,也像个正常的孩子,结识了许多朋友。

    「莫谢谢你!你又帮了我一次。我爸爸很高兴,还夸奖我很聪明!」

    「你好意思说。答案是我想出来的,你只是把答案背下来而已。」

    跟莫说话的同学名叫司卡-立莱,他性格老实、内向,是个黑发黑眼标准的瓦塔斯人。

    然而能就读诺良学殿的黑发人家境都不简单。司卡家里经营诺良岛数一数二大的商会,更是有三个妹妹的独子,从小被赋予很高期望。

    只是老天赐给他一个很好的家境,却没给他一个聪明的脑袋。

    司卡搔搔头「对啦,是你聪明。可是我也没办法阿…我爸我妈一直希望我能争气些。唉…要是我能聪明点就好。」

    「为了让你多动脑,所以我决定以后不帮你了。」

    「怎么可以这样…」

    昨天司卡问莫「你来帮我想这题。早上我爸又问我问题了,要我放学回去给他答案。」

    题目是这样的:如果今天商船资金有一百银,要从诺良港到比特港行商一趟,中途经过雾港。商船如何买卖才能获利最多?获利多少?

    诺良港每百斤米、麦、果价格分别为二十银、十银、三十银。

    雾港每百斤米、麦、果价格分别为十五银、十五银、十五银。

    比特港每百斤米、麦、果价格分别为十银、二十银、二十五银。

    莫花了五分鐘算了出来。

    「总共能赚七百五十银。嗯…扣成本一百,利润是六百五才对。」

    「为什么…!?怎么可能赚这么多?」

    司卡低头掐指嘀咕着「如果一百银可以买一千斤麦…到雾港再卖掉…啊啊啊…啊啊。」

    「只要每次入港口都做一次最划算的贸易,最后回到诺良港再卖出就行了。」

    「我算算…一百买、一百五卖,然后有一百五再买、再卖……咦!真的可以赚到七百五欸!」

    莫道「是六百五啦。」

    「对对对,要扣成本的一百银。」

    「走啦,别再算了。我们出去玩,我在校门口树上发现一窝四翅鸟,我们抓虫上去餵牠们。」

    「等一下!我要再算一次,不然我回家又会忘记怎么算了。」

    莫认为司卡是一个认真的孩子,却总是无法得到他父母的认同。每当他想破头也想不出答案,自己却轻易想出答案时,虽然获得了满满的优越感,但同时也为他感到怜悯。

    秋天过去,迎来冬天。

    早上天还没亮,莫跟贝亚母子俩已经开始吃早饭。

    莫见贝亚今天又是垂着眼袋,一脸没睡饱的模样。

    「妈,你昨晚又没睡觉了对不对?」

    「被你看出来了,有这么明显吗?我还以为我演得很好…哈阿~阿。」贝亚说着又打了一个大哈欠。

    莫曾问贝亚,为什么总要在半夜里工作。她只说quot;因为我喜欢晚上的寧静,工作起来特别有效率quot;。至今莫还是无法理解。

    「梅子伯常说不睡觉容易生病,而且皮肤会变差,还会老得特别快喔。」

    「嘻嘻,这我倒是不在意…不过一转眼我都已经三十了。阿莫也真的是长大了,很多事都不需要我来操心了。」

    贝亚宽心一笑,用她温暖的手掌摸了莫的脑袋瓜。

    莫被母亲一夸笑得开怀。他穿上鞋子,踏上了上学的路途。

    从三个月前开始,莫就能自己上下学。现在已经非常适应了学校生活。

    进入冬天,太阳东升慢了些。家门前的树林里还十分昏暗。若是一般人,大概连路都看不着,会迷失在树林里。然而这样的光线,对莫的眼睛来讲已经足够。

    到山脚下石子路,能见一格格农田不再是绿油油,而是一片片的金黄稻穀田。稻穗饱满低垂等待农民收割。

    一大清早已经有许多人在田里工作,一捆捆稻穗被丢上牛车。有些稻穗已经被打成稻穀,装袋准备送进城里。

    年末十四月,城外这样的场景十分常见。除了准备迎接新年外,辛劳一年的耕耘,也正式进入收割期,是农民最开心的月份。

    莫原本也是他们的一份子。纵使现在已经不是了,还是与他们一同感到喜悦。

    不知道梅子伯是不是也开始收割了。莫想着想便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