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怕考不中被人笑话,就想着自己先去试试,中了自然好,不中也不叫人挂念担心。”贾环半真半假地答。

贾政点头,十一岁的秀才,满朝也没几个,看着贾环越发满意。

“科考之路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参加考试已是强过很多人,你年纪又小,哪里会有人笑话。”

“儿子知道了。”

贾政又问,“学堂里的课业可都学好了。”

“之前病了一段时间,落下了很多功课……” 贾环低着头,声音也低了不少,听着怪可怜的。

“那就继续在学堂里跟着夫子学习。” “是。”贾环答。

“莫要骄傲,中了秀才,科举之路也只是开了个头。乡试的难度可不是院试可以比的。族里的学堂终是有限,等你把落下的功课补一补,过个一年半载的,年龄再大一点儿,身体养好了,我送你去国子监。”

贾政顿了下,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怨我和太太、老太太偏心宝玉。但我只剩你和宝玉两个儿子,宝玉是你嫡兄,日后,总要你们两个互相扶持的。你大姐姐在宫里,三姐姐日后也要嫁人,娘家兄弟若是站得稳、靠得住,她们日后的日子也顺畅很多。”

贾环点点头,看似听到心里去了,心里却想着,贾政这就是明知道偏心宝玉,苛责他,但就是不改,还想让他和宝玉哥俩好。一个国子监,就想把之前的十年全补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贾政突然话锋一转,又问贾环,“可有什么想要的。”

贾环心中一动,这真是困了送枕头啊,他正愁如何跟贾政说赵姨娘卖身契的事,贾政竟然先问他想要什么。

于是,贾环噗通一声跪到地上。

贾政忙问,“这是怎么了?”

“儿子有一事还望父亲成全。”贾环说着便把头磕到地上。

“说来听听。”

“儿子如今中了秀才,但姨娘却还是奴籍。于私,姨娘辛苦抚养儿子,儿子一直希望可以对姨娘尽孝,而今,侥幸中了秀才,斗胆希望父亲可以到老太太处要回姨娘的卖身契。儿子不求其它,只求去了姨娘的奴籍。于公,他日外人提起此事,贾家秀才公子的娘是奴籍,于贾府的名声也不好听。”贾环看着贾政,情真意切地说。

贾政皱皱眉,给赵姨娘脱奴籍,老太太那倒不是最难办的。

“这事,有些难办,还要和老太太好好商量一番。难得你一片孝心。现在又正好赶上你大姐姐的好事,老太太心情好,或许可以试试。你且下去吧。”

“儿子谢父亲成全。”贾环又重重地给贾政磕了个头才离开。

贾政打发走贾环,便去了贾母处,与贾母分析了一通利弊。

贾母放下茶杯,拿了鸳鸯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嘴和手,开口道,“这事你不用与我商量,赵氏是你的妾室,你想抬举她,是你房里的事,我不管。该稳住谁,该找谁商量,不用我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