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2 / 2)

2000年以前,中学生基本没有形成亚文化,都在挤高考独木桥,进入新世纪,情形出现变化,日韩台青年文化大量涌入国内,一时爆火,《流星花园》就是个例子。

如今,中学生开始成为书店里最肯掏钱的那一部分人,不再是教辅书,而是小说、动漫以及游戏衍生品,未生公司的“青春小说”“轻红系列”算是踩到点上了。

门被推开,祁燕燕露出脑袋说道:“杨总,韩老师来了。”

杨舒力立即起身迎接,把韩邦杰迎进办公室,他这次来成都是把完成的部分先给公司过目,提出参考意见。

目前完成的部分有20万字,先拿给祁燕燕到她的办公室看,两人坐在杨舒力办公室聊天。

“杨总,尺度比较大,但是写起来控制不住,我也不想为了能出版而迁就,尽量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韩作家说道。

杨舒力点点头,这也是他对韩作家的要求。

“我这次来是想说,你们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能出就算了,等几年也没关系,我想总有一天是可以出版的。”韩作家说道。

“我们尽量争取,这几年的环境你也看到了,包容性还是比较强的,只是还没有人吃螃蟹,我们争取当第一人,也可能很多作者被固有观念钳制了,不敢写,对我们来说是机会。”杨舒力说道。

“但愿如此,不过我确实有思想准备,杨总你不要太在意。”韩作家说道。 两人又聊了些作品和其他事情,韩作家说他知道一个成都写作者,写的小说都是不能出的,于是在香港出了两本,每本印刷一两千本,繁体字,定价100多港币。

这样出书对作者基本没有经济收益,作者手里一堆书,只能给朋友送,由于是繁体字,很难读进去。

祁燕燕推门进来,手里拿着稿子,杨舒力看过去,发现她表情凝重,不过坐下来一开口,氛围就变了:“韩老师,我粗略翻了一下,故事很抓人,细节很生动,而且事件庞杂,人物众多,有大作品的气象。”

“过奖过奖。”韩作家笑着说道。

中午一起在公司吃饭,韩作家说稿子预计在10月份写完,然后放一段时间,再修改,尽量打磨得精致一点,反正不赶时间。

等韩作家离开公司,祁燕燕和杨舒力留在办公室,她的表情又恢复了凝重:“杨总,他这稿子,按我的判断,省内的出版社都不会接。”

“那就到北京找国字号出版社,他们胆子大些。”杨舒力说道。

祁燕燕点点头,表情仍然凝重,到北京找出版社,书号费可能要多给几万,这倒是小事,关键人家也不一定接。

祁燕燕离开办公室,杨舒力也开始翻看稿子,看着看着心里踏实了,是他要的那种感觉,把三四线城市的现状描绘出来了,主角作为底层青年,没有什么出路,要么窝囊一辈子,要么刀口舔血杀出一条路。

你看何晓峰,父亲失势后,也只能做烧烤这种营生,稍微重要点的资源以及一本万利的买卖都被死死控制着,这是内在逻辑,不会明着写出来,这就是小说的妙处,问题是,现在在小说方面仍然卡得比较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