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1 /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的意境也很明白,小孩能听懂。

“夜里躺在床上睡觉,外面在刮风,又在下雨,妮妮在想什么呢,她想的是不能在后院玩小火车了,不能出去吃烧烤了。”说到这里,两人相视一笑,妮妮也知道后面说的是开玩笑。

“那么,诗里面这个人想的是什么呢,他在想,树上的花,肯定被风雨吹掉不少了吧,他就不像有些人,一天到晚想的是吃和玩。”杨舒力悠悠讲道,妮妮知道说的自己,捂嘴直笑。

读完这首《春晓》,妮妮又开始自由活动。

柳瑛好奇地拿过笔记本翻看,“好多是唐诗?”

“是的,基本是唐诗,以后可能还有一些汉魏诗。”杨舒力说道。

“太好啦,有诗有画,以后可是妮妮的传家宝啊。”柳瑛感慨道。

“以后就是她的乡愁。”杨舒力说道。

“那些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其他的国学经典,都在教吗?”柳瑛问道。

“那些不会教,三字经记住前几句就可以了,性相近习相远。”

“为什么选唐诗?”

“古体诗到唐代就是顶峰,到宋代就只有转向词,宋词就已经体现文化的衰落,辞藻堆砌很多,叠音字也用得多,强调情绪,实际上有些萎靡不振,唐宋文化是最高峰,后面更多是糟粕留存。当然,这都是个人感受,不是定论。”杨舒力说道。

唐人虽然生活并不优渥,而是充满颠沛流离和多灾多难,但唐诗多能保持开阔的胸襟,昂扬的意气和高雅的品格,这是他选择唐诗的主因。

宋代也是文明高峰,是和春秋时代媲美的宽容和自由的时代,但宋词已经渐失清新刚健,杨舒力没打算教妮妮宋词,以后她自己看看就行。

“好像有道理,我初中有一阵喜欢宋词,后来也淡了。”柳瑛说道。

柳瑛还有一个问题,对妮妮的早期教育就这点唐诗,还有何筱芹的睡前阅读和讲故事,就没有其他?

杨舒力回答,暂时没有其他,最重要的还是外语,目前是英语。

“四年级掉队现象,听说过没有?”杨舒力问道。柳瑛摇摇头。

幼儿期的过度学业训练会带来永久的兴趣损伤,造成“四年级掉队”现象。这种孩子早期看不出问题,到了小学四年级,好像被什么困住一样,怎么也跟不上趟。

这是早期过度训练的代价,起点高了,并不能一直往上走,到不得不走下坡路的时候,孩子的士气越来越低迷。

妮妮虽然只学点唐诗,但能一直保持向上向前的姿态,兴趣浓,士气高,最后反而走得远。你看喊她过来读诗都是高高兴兴的,因为一点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