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钦皓天有点脸红的,带着一脸坚定的表情,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牵着墨云翔,聊着天慢慢走回了宾馆。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李白游山其间作诗赠友韦仲堪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唐开元末,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僧地藏卓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圆寂后肉身三年不腐,僧众认定其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建肉身塔以供奉,九华山因此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历经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兴衰更迭,至明初获得长足的发展,与五台、峨眉、普陀一起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列。清代九华山佛教鼎盛时有寺庙300余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庙90余座(其中9座列为全国重点寺院,30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有僧尼近600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300余尊,藏历代经籍、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鉴山上的名胜。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着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瑕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瑕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ni,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这是“前世”时,她曾经查过的,关于九华山的资料。墨云翔坐在汽车上,看着窗外一片青翠的景色,车内孩子们的嬉闹说话声,还有身旁,自从一上车后,就开始自动入眠的,钦皓天的清浅呼吸声,皆被她自动排除在耳朵的“接听”范围之外。
抬起头,望向半空中那些来往不息,有的是全身散发着纯白色光芒,有的是半黑半白的光芒,更有几近全黑光芒的魂魄,看着他们带着虔诚敬重的庄严,一步三叩首的朝着化城寺缓缓前进,墨云翔的嘴角,微微向上勾了一下。
因为是佛家道场,并不适合钦皓天所修炼的《独尊天下》,所以她并没有和在黄山时一样,给浩浩戴上那两个练功臂环,只是嘱咐了他,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要不能停顿地全身运功,好尽早让功力能不管在何时,都能自己自动运转。
转过头,看着路程还远的化城寺,墨云翔有点无奈,却又有些开心地勾起嘴角,朝着自己窗外,与她现在视线等高的虚空,粲烂一笑。
唔,这章相当于过渡的章节~~~~憨笑!
另外,这才想起来,滴汗,如果有正在高考的朋友,那么,明天最后一天,祝你们考试顺利~~!
o(n_n)o…
第四十二章 机缘已到(三)
转过头,看着路程还远的化城寺,墨云翔有点无奈,却又有些开心地勾起嘴角,朝着自己窗外,与她现在视线等高的虚空,粲烂一笑。
而让她实在没想到的是,在汽车驶上山路的那一刻,九华山的守山大神,竟然亲自来迎接她了!
墨云翔挠挠后脑勺,瞄一眼身边笑得温雅的迦叶,和身后少有的,竟也露出了淡淡笑容的阿难,再瞅一眼窗外空中,身后的黑色披风,随着飘行的动作而轻扬翻飞,一身刚正不阿的气势,朝着她回以温和一笑的守山大神,脸上突然有点发烧。
她用手指挠挠脸颊,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左瞄右瞄,就是不太敢看向窗外的那位守山大神。
都多大的人了,竟然还麻烦人家前来迎接,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嘻,圣莲不必如此呢,你能来,大家都很高兴,来迎接你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呢!”
随着一个娇俏的声音窜进耳朵,墨云翔所有感觉地侧头朝着远处的天空一瞧,就见青山叠翠的上空,凌空飞来一个,一身古代粉色衣裙少女。
一头柔顺的黑发扎成双鬟望仙髻,衬得那张甜美可人的芙蓉面,更加灵动而娇丽。一双剪水双瞳,盈盈闪动着顽皮的灵光,齿白唇红边,勾着那一抹俏生生的笑容,让这个娇小玲珑的可人少女,更添几分出尘的活泼灵动,讨人喜欢。
那影子一般,并无实体的娇俏少女,带着欢快的神情飞到近前,朝着墨云翔顽皮地眨眨眼,还没开口,便听到守山大神,那带着点点磁性,略微低沉的声音响起。
“小荷仙姑回来了”。守山大神见那少女凌空飞来,便朝着她含笑颔首,似是旧识。
“今日乃是圣莲来观光的日子,此等大事,我怎能不回来?”小荷仙姑先是再次向着墨云翔,顽皮地眨眨眼,然后才朝着守山大神盈盈一拜,随后直起身子打量他几眼,俏生生地便笑开了:“这才几日不见,大神的功力竟又见长进,可羡煞我这个小仙姑啦!”
守山大神无奈地摇摇头,含笑开口:“羡煞我作甚?你这不也才几日的功夫,就又积了这许多善缘功德么?你们姐妹三人,擅长的乃是治病救人,最容易积攒功德,和我这守山的不一样,有什么好羡煞的?”
“哎呀!”小荷仙姑好似懊恼般一跺脚,俏生生地瞪了守山大神一眼,娇嗔道:“老爷子真是的,每次我开玩笑,你都用这些来堵我,我都不是小孩子啦!”
守山大神失笑地摇摇头,无奈而包容地含笑道:“你们几个,都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不管再过几千年,在我眼里,都只不过还是孩子啊!”
“老爷子!”小荷仙姑又是一跺脚,娇嗔一句,似羞还恼地瞪他一眼,气呼呼地一扭头,不理他了。
“呵!”一边车上的墨云翔,一个没忍住,不小心笑了出来。这小荷仙姑才修炼不到三千年,这在已经成神了五六万年的守山大神眼里,可不就是不管再过多久,都还只是个孩子嘛!
另一边,守山大神无奈而慈爱地摇了摇头,而小荷仙姑,则是转头娇俏地瞪了墨云翔一眼,带了点埋怨地道:“竟连圣莲你也笑我,哼,现在论年纪,可是我比你大呢!”
这话一出口,墨云翔赶紧捂住嘴巴,免得自己大笑出来,随后忍了又忍,等到终于忍下了笑意时,才在心里含笑开口:“是啊是啊,小荷仙姑也只能现在占我点便宜了,想当年我还没下界的时候,论辈分,小荷仙姑还不知道该叫我声什么呢!哈哈哈哈!”
说到最后,墨云翔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大笑了起来,这让小荷仙姑一下子就红了娇颜。她似嗔还怨地瞪了墨云翔一眼,有些气恼地一跺脚,水袖一拂,扫过了墨云翔,整个人便朝着化城寺飞去,只留下句娇嗔,惹得守山大神、迦叶、阿难发笑。
“让你笑我!”
“哎呀!”
被小荷仙姑扫了一袖子的墨云翔,头晕地低低呻吟了两声,有些无奈地苦笑着晃了晃脑袋。
像她这样佛家的人,到底还是不能太靠近仙家的,平时碰上了神家的还好,可一挨到仙家的,只用一袖子,像她这样佛家的,就立刻晕头转向,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可世间像她这样下界的极其难见,只要见到了,不管是佛家、神家,还是仙家的,都是喜欢来瞧瞧看看,能帮忙的帮忙,不能帮的,就随时记得有空来瞅瞅,给她(他)们消些小灾,去些小难,欢喜地照顾着她(他)们的。
想到这,墨云翔勾起了一抹苦笑,“前世”的她,可没少碰上这种事。每次仙家们欢欢喜喜的往她身边一凑,她就立刻晕头转向,是推辞也不是,和她们一起聊天笑闹也不是。所以,“前世”时,打她终于从一次次的“痛苦”经历中,明白了这些后,就开始很少去有仙家照顾的人家里走动了,毕竟那种头晕的,连站都要站不住的难受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不过……墨云翔边看着窗外的风景,边在心里和守山大神、迦叶、阿难笑着聊天。说起来,不管是仙家的人,还是神家的人,要是碰上了佛家的,倒是都没有一点事呢!
不长时间后,汽车停在了九华街的入口处,当墨云翔一群人,终于来到了化城寺,当墨云翔开始挨个大殿,恭恭敬敬地跪拜,正和各路神佛聊得开心时,整个异世,已经因为她,而被掀起了一层惊涛骇浪。
黄山脚下的一家宾馆中,一间豪华套房内,一个年龄约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家,正在不断地来回踱步,一张刚毅沉稳的脸上,此时满是焦急与忍耐。旁边,六个身着休闲服饰,但在胸前,都佩戴着一个异世徽章的中年男子,正大气也不敢喘的低着头站成一排,凉爽的空掉房内,额头上却隐约可见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