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147节(2 / 2)

    但这个世界,百家争鸣,则必然不能照搬这等制度。

    试想一下,你让一个法家出身,所学的主张,是“以法为教”的地方官吏,去判定一位儒家士子,以“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为题的卷子,那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自然不用多说。

    萧承手上一顿,抬头看向张昭,沉声道:

    “有道理,科举之事,是不能下放各地官府。”

    他顿了顿,又扭头看向身边的冯保,问道:

    “司马徽、庞德公那边怎么样了?”

    冯保闻言,当即躬身道:

    “二人得陛下看重,自然是感激涕零地接下了圣旨。五万两白银,此时已经送到了二人手中!”

    眼看着拒绝了萧承三次,司马徽、庞德公心中还是很有数的,本来都打算带着家人去深山隐(跑)居(路)了呢。

    却没想到,宫中侍者第四次上门,来得那么快。

    这次宫中侍者带来了五万两白银,以及皇帝让他们二人此后专心教书育人的圣旨。

    为官,司马徽、庞德公二人自然是不太乐意,但让他们教书育人,他们还是挺乐意的。再说了,好歹是一国皇帝,态度都这么好了,不能不太给面子吧!

    萧承听到冯保所言,点了点头,当即道:

    “钦此书院名,鹿门书院。冯保,你找人做个牌匾送过去!”

    冯保闻言,眼睛微微一动。

    “奴婢这一手字还算不错,愿意为鹿门书院题字。”

    受皇帝看重的书院,必有大力扶持。说不得数十年后,便能成为云国的学术圣地。自己亲手提字的牌匾挂上去,可不就是名传后世了嘛?

    太监当到冯保这个地步,权势是不能再高了,否则必然没有好下场。当今皇帝又是个厉害的主儿,不该伸手的钱也千万不能碰。

    既然如此,他冯保除了名,也没有什么好追求的了。

    萧承倒是也没有细想,便是猜到了也不会在意,随口道:

    “随你吧,有你东厂督公的牌匾挂着,倒是也能为这书院挡下不少人!”

    张昭听到萧承所说,心中稍稍一琢磨,当即道:

    “陛下这是打算,借助书院来选拔人才?”

    萧承点了点头,道:

    “不错,多弄些官办书院,让书院每年举荐优秀弟子参加科举。并以科举录取率,来制定书院下一年所调拨的经费。”

    嗯,眼熟不?就是高中,高考的那一套制度。

    张昭心中斟酌片刻,犹豫道:

    “听着倒是可行,可只怕将来书院老师和学生,结党营私……”

    朝堂之上的百官,哪怕是此前互不相识的人,在相同的理念、利益驱动之下,都必定会走到一起,形成派别。

    所以结党之事,本就不可避免,全靠皇帝手段。只要相互之间的斗争没有互相扯后腿,激烈到使朝廷运转停滞的地步,也算是良性竞争。

    不过正如张昭之前所言,萧承现在制定的这些政策,总是要给后世定下个标杆的。

    萧承点了点头,道:

    “可制定些制衡措施,比如建立各级官办书院,经常相互调动书院中老师等,再比如限制书院老师转任朝廷职事官之类的。总之,慢慢完善就是了!”

    来自前世的知识阅历告诉萧承,这世间哪来十全十美的制度啊。

    张昭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心中已然开始盘算起制衡官办书院的手段了。

    而萧承这边,低下头继续翻阅着手中考生的名册。

    突然,金手指面板之上,一个金色字体,看上去极为显眼的名字,闯入了萧承眼前。

    【姓名:海瑞文科:85武科:51人品:97】

    哦,出名臣了,还是我大明第一喷神,海瑞!

    萧承嘴角一弯,心中稍稍轻快了几分。

    可能在很多人心中,这位就是个只会喷人的固执老头形象。但实际上这位,可是能力相当出众的一位。

    海瑞一举人之身,以教谕之职入仕,一路做到了二三品的大员。历任诸官职,打击豪强,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推行行一条鞭法,官声官望极高。

    就连畏惧他的豪强贪官,都无法从他的政绩上面找出什么错漏之处,只能为花钱海瑞买官,以求他送走这个瘟神。

    而且这位虽然刚直,但政治智慧却也是相当出众。知道在什么时候,是去做什么样的事情的时机。

    一道《治安疏》,在严嵩倒台之后递上去,时机不早不晚,将嘉靖皇帝骂得狗血淋头。

    彼时大明朝堂局势已变,这个时候上疏,虽然依旧是顶着性命之忧,但原本十死无生的局面已然改变,生生为自己争得了一丝生机。

    萧承本就佩服这位,虽然自己今后挨喷的几率不小,但还是很是高兴能够刷到这位。

    可还没等萧承高兴多久呢,又是一道闪耀着金色光辉的显眼字体,显示在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