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节(2 / 2)

李建设两口子带着刘成才小两口给亲朋好友发喜糖,发喜烟。

刘海这边的人并没有动,因为这是女方办酒,等到刘海办酒的时候就是刘海领着刘成才还有李雪梅去打招呼。

李建设现在心里就像猫抓一样,自己师傅可是轴承厂的总工,在厂里面,那也是算话事人之一,经常出入部委去开会,现在看样子毕恭毕敬的跟亲家一起唠嗑,这究竟是为什么?

“差不多有20年没见,我们喝一个。”刘海拿起饮料就给侯东倒。

“刘工,这应该我来给你倒,有些话不方便说,但是作为一个搞工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您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你一杯。”侯东知道的事情比较多,毕竟当初摩托车厂里面刘海还带着维修科的人到处传授技术,亲自处理生产工艺等等。

那個时候刘海其实就是摩托车厂实际的总工,只是说因为有些原因没办法明说。

“谢谢,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干杯。”刘海诚恳的说了一个谢谢。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干杯!”说到这里,侯东的眼泪就出来了,候东其实早前进厂比较早,经历过以前技术混乱的时候。

那个时候别说民国的机械产品就是清朝的都有,来历更是五花八门。

有美国货,英国货,德国货,小日本的货,还有俄国货,还有自己国内杂七杂八的厂子仿制的各种加工机械,就连使用的各种工具也是五花八门各种标准都有。

你根本没办法制定任何的生产标准,因为所有机械的尺寸都不一样,甚至有些公差大到了没法看。

那个时候技术员以及加工师傅只要想进办法能够把产品生产出来。

只要大差不差,生产出来能用就行。

发展到现在,标准化已经更新了好几次,侯东可是知道标准化,最先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年轻过分的男子提出来的。

“等我退休了,我就去找我曾经的同事,有些同事早就归队了。”侯东喝了一口饮料,叹息一声。

“其实人从一出生就踏上了归途。”刘海不知道侯东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触,也许是想念年轻时候的时光吧。

“刘工,多有打扰。”

“就在这儿一起吃算了,坐都坐下了。”刘海看到对方要走,赶紧的拉对方坐下。

“这多不好意思。”

“就当分开了20年,老朋友再聚。”

“能再次见到刘工您,真是意外啊。”

“呵呵,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刘海呵呵一笑。

“是啊。”侯东听到这话又高兴起来,以后自己徒弟的女儿要是有孩子什么的,肯定也要来。

参加宴会的其他人并不认识刘海,不过认识侯东的人很多。

李建设的人脉圈子就在轴承厂里面,所以来的人里面大多数都是轴承厂的,还有一部分是张春花单位的。

对于侯东跟刘海两个人的谈论,周围的人都看在眼里。 “这人是谁呀?”

“你没听见介绍?是李建设的亲家。”

“李建设的亲家怎么会认识侯总工?”

“多半是熟人吧!”

“我看侯总工的表现有点奇怪。”

“人家毕竟是客人。”

“看样子穿着打扮还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