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1 / 2)

直到有天,导演对他说。

    我看不到你角色里的灵魂。

    江司郁是有那么点不服气,他不理解导演所谓的灵魂是什么。从小到大,他演过的每个配角,都被夸演技好。

    因为,他最擅长模仿。

    拍摄初期,江司郁游刃有余,主角是个性格鲜明的少年,成绩好,会法语、会画画,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小孩。

    这和当时有那么点骄矜傲气的江司郁有点像。

    可后来,主角再也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他生在一个有遗传病的家庭里,但父母离异,主角跟着身体健康的母亲。直到母亲车祸离世,家庭富裕的继父不肯抚养主角,把他送到了贫穷的生父身边。

    后来,他亲眼看着对他很好的生父因病离世,而他也被查出和父亲一样的遗传病。

    他一个人孤独的留在热闹繁华的世界,而最终有天,他也会悄然离世。

    江司郁哭戏好,爆发戏也很强。但缺少了那种如影随形的孤独和悲观,他能模仿,却无法带入这个角色。

    他在医院病房的走廊里住了一周,看着陌生人在他眼前哭得泣不成声,他们送走了至亲至爱。

    那瞬间,江司郁有了点感悟。但不够。

    后来,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病友群,照顾没有亲人的病患,看着他们孤独的熬着最后的时间。

    前一天还笑着对他说明天见的病人,第二天江司郁再去,床位已经空着,听着护士遗憾地说:夜里抢救无效离世。

    最后的杀青戏,江司郁耗时半个多月才拍完。

    拍完的当日,江司郁感觉良好,有种终于了解一件事的解脱感,可过了几天,他渐渐察觉到不对。

    他有点出不了戏。

    江司郁清楚的知道,他家庭幸福美满,身体健康无碍,父母亲人健在,主角和他的人生完全不同。

    可他无法把那不属于他的焦虑、抑郁和孤独的情绪从自己身上撕下来。时常情绪低落,又莫名悲观。

    这和他前十九年,恣意随性的人生理念迥然不同。

    江司郁不知道怎么排解焦躁的情绪。

    有天夜里,他开车回到那个呆了将近半年的B市,但那却再也不是片场,他饰演的主角已经孤独的死去,电影也早就落幕。

    江司郁走在阴暗的筒子楼里,孤独感一点点放大,他站在主角死去的那个房间门口,即便他一遍又一遍自虐地回忆着那场死亡。

    忽然,昏暗的灯光下多了一道人影。

    江司郁永远记得,那天路择清站在楼梯口,紧张小心翼翼地问。

    你、你是江司郁吗?

    江司郁抬起头,路择清已经走到了他面前,浅色的眸子里是藏不住的惊喜和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