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页(1 / 2)

无知和贪婪,最终害死了他们。

    种子公司的洋芋种之所以有微毒,是因为育苗的时候,为了提高种芋的发芽率,里面含有的龙葵素会比菜市场卖的洋芋高很多。

    但是少量吃一点,最多只会导致腹泻腹痛,还不至于要人命。

    但这家人为了讹钱,居然买了剧毒的农药!

    哪怕兑了水,那也是喝了能要人命的农药……最终,这贪婪恶毒的一家三口,两死一重伤,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多器官衰竭,躺在病床上痛苦挣扎了几天,最后还是死了。

    “该!还想讹王宪老师的钱?呸!死得好!”

    “就是!不许让他们三个埋到咱们江家祖坟里,别弄脏了咱们老江家的祖坟!”

    “也不许埋到村里来,晦气!!”

    村里人看到郎英的“前夫一家”被自己给毒死了,又是解气又是赞叹,恨不得跑出去放两挂炮仗,代入感特别强!

    原因无他,电影里这个故事,也是取材于现实的。

    不过不是在他们郎山村,而是别的村子,据说那家人懒得出奇,又恰逢春荒,镇上发了免费的洋芋种,别人家都是宁可饿着肚子,也要把洋芋给种下去,只有他们家,居然偷偷把发下来的洋芋种当场新鲜洋芋给吃了!

    一家五口人,最后只有一个因为肠胃不好吃得少的老阿婆活下来了……

    电影这个篇章的最后,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因为大面积种植新品种洋芋,成为远近闻名的洋芋之乡,办起了合作社,搞起了旅游节,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

    而在王宪老师牺牲后,郎英正式接过了合作社的接力棒,带领着乡亲们,开始发展综合种养殖业,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光发热……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中午的饭点都过了。

    可是,村民们似乎已经感觉不到饥饿了,所有人都在热烈讨论着电影里的剧情,讨论着电影里那个“山地综合种养殖业”发展的可行性。

    最重要的是——

    “听说王宪老师就葬在咱们县烈士陵园里,要不,咱们去给王老师上个坟吧?”

    斯人已逝,淳朴的山民们能想到的最隆重的纪念,就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到恩人的墓前,献上他们最真挚的怀念了。

    “我知道县城哪里能买到花圈!”

    “买两盒好烟吧,王老师生前都不舍得给自己买包好烟吃吃。”

    “哎呀!早知道要去给王老师扫墓,真该从家里杀只鸡烧好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