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1 / 1)

炮灰当自强 夷陵 1008 字 8个月前

顾晓晓难得主动幽默了一次,博士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对她上次任务进行了点评:“上个任务宿主完成的的确很好,虽然时间稍长了些,但是原主很满意,根据测定位面稳固性良好,给宿主打九十分哦。”

    博士笑眯眯的评点,让顾晓晓翘起了小尾巴,问到:“所以,再给我一个修补位面的任务吧。”

    “NO!乃以为这样的好任务是大白菜么,这可是本博士千辛万苦筛选出来后,眼疾手快抢下的。不过,宿主如果想得高分,偷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升到C级之后,就可以参加时光管理者之间的切磋赛了。如果取胜,可以得到更多积分哦。”

    博士神秘兮兮的说完后,露出一副快夸我吧,还不在我脚下颤抖的傲娇神情。

    听到切磋赛三字,以及其它时空管理者,顾晓晓想到了先前的小组会议,不由吞了下口水。那些同事个性十足,这还只是一个小组,所有的时空加起来不知有多少时空管理者。

    由于顾晓晓惦记着积分,不知不觉将心中所想也说了出来:“到底有多少时光管理者,切磋赛又是什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的?”

    每次遇到困惑,顾晓晓总是不厌其烦的提出来,哪怕多半得不到解答。果然,博士神气的背着手转了个来回,然后摇了摇头肃穆的说:“咳,这些需要宿主自己探索发现。当你到了C级,自然会接触到这些,所以请问是否开启新任务?”

    当两人配合的愈发娴熟之后,顾晓晓再也没听到充满威胁意味的倒计时,她不由怀疑那些东西是博士故意用来进行恐吓故弄玄虚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经历了足够多的任务,有一定底气,顾晓晓还真不敢去赌。能用这样奇怪的方式活下来,对顾晓晓来说,也是一种恩赐,毕竟她还有回到地球再见母亲的希望。

    “开始新任务。”

    伴随着顾晓晓话音落地,她眼前已经是另一番场景了。眼前场景有些晦暗,大街上的建筑像是顾晓晓记忆中两千零几年时的风格。故事从一个瘦弱矮小的女子身上开始,不断闪现的镜头中,顾晓晓看到了一个女人的生活片段。

    李秀玲出生于八十年代的小山村,凭着一身韧劲儿跳出了农门,成了乡邻眼中的金凤凰。不过小山村的金凤凰,到了大城市就成了灰扑扑的斑鸠。李秀玲费尽千辛万苦考上的学校,不过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山村里她是头一个,在学校里却是不起眼的一个。家中贫困,但是李秀玲志气高,进了大学后艰苦朴素靠着勤工助学维持着自己的大学生涯。

    当时社会上有各种助学捐款,但是李秀玲觉得她已经过了十八岁,该自己努力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了。两千年出头,国内经济仍处于上升阶段,人均消费水平低,李秀玲一件白衬衫白天洗晚上穿,磨的袖子都白,一条深蓝色牛仔裤最后洗成了带着水白的蓝色。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李秀玲完成了学业,同时也收获了人生中第一段是也是唯一一段爱情。

    叶秀玲在打工过程中,认识了小城市下岗工人家庭出身,同样贫困的大学生秦朗。秦朗个子不高很瘦,总是穿着一身短了一截捉襟见肘的衣裳出来打工,两人由于有着共同的困窘,又因为少年人之间懵懂的吸引,所以走到了一起。

    因为长年营养不良,所以叶秀玲瘦瘦小小脸色发黄原本秀气的五官打了许多折扣,着实称不上漂亮,又因为穿的衣服朴素陈旧,在人群中并不起眼。秦朗生的只能说五官端正,个子不高又爱驼着背架着一副眼镜,两人站在一起倒也没有谁配不上谁一说,不过由于他们的朴素,所以两人的恋爱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毕业之后,叶秀玲和秦朗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留在他们念书的荷城。那些年正是大学扩招,就业不怎么景气的时候,两人投了无数简历,才找到了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

    叶秀玲学的师范专业所以暂时做起了代课老师,秦朗则是机械专业,在一家相关的公司做技术人员。因为是刚工作,所以两人手头都没什么闲钱。叶秀玲过久了苦日子,从上大学时就有一个坚定的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凭着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脱离贫困的生活。她坚信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年轻能吃苦,未来就会更好。

    虽然叶秀玲是农村的,秦朗是小城市的,但是小城市出身的秦朗家里只有一栋二十平米不到的老房子,房子年久失修。叶秀玲曾去过一趟正逢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两张床并排挤着,路都快堵严实了。

    她跟秦朗在一起,图的是秦朗同样是贫苦出身能吃苦,两人又是同窗互相知根知底儿,也算有个照应。

    工作后,叶秀玲平时努力上班下了班又各种寻找兼职,为的就是努力赚钱,早日在这个城市买到属于两人都房子。由于两人都是苦孩子,秦朗平时比李秀玲还要节约,衣服甚至到了穿破,等到她看不下去为他买了新的才换。所以,她也没有收秦朗存折替他代管工资的想法。

    两人在工作了两年后,攒了一些钱,商量了一下总在员工宿舍住也不是办法,所以办了张结婚证住到了一起。结婚时,体恤秦朗家穷没什么积蓄,李秀玲三金和彩礼都没要也没办婚礼,两人买了点儿瓜子糖果分给了各自的同事,算是昭告天下他们结了婚。直到后来裸婚的说法流行了,李秀玲才发现她早早地赶了趟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