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1 / 2)

赵乐菱没觉得有多累,“尹钟信前辈也出月刊啊。”

    “他那是每个月一首,你是每个月一张!就算是迷你辑也至少五首歌吧,整张专辑至少十首?”尹美莱怎么算都觉得太可怕了,“你真要每个月出一张?一整张专辑?都不用说宣发打版要多久,光是出曲加录制就很累了,你忙得过来吗?”

    “试试看啊,不行再说么。”赵乐菱很看得开。

    非常看得开的赵PD要效仿尹钟信出月刊的消息在圈内引起了一场小风暴,起初大家都以为是假消息纯属胡扯的那种,就算是当真的人也只以为是尹钟信那样一个月出一首的操作。

    谁知她的工作室正式对外邀约合作歌手,对歌手的要求和要制作专辑而非单曲的消息准确的传出来,小风暴就变成了大风暴。

    赵乐菱的手机就开始不停的响,各路歌手、经纪公司都来谈合作不说,从崔成范到李善姬,前辈们也都打电话过来,询问后辈受了什么刺激,难道是最近缺钱了吗?我可以暂时借你周转啊,没必要走极端!

    之所以前辈们会劝后辈别走极端,是因为市面上一直有个说法,创作是有极限的。

    如果把音乐人一生能得到的创作灵感比喻为一口井,井水不停的被人汲水,很快就会干枯。哪怕有人的井是深水井,储备量足,也没有这么压榨的。

    再说创作即需要灵光乍现也需要日积月累。哪怕是尹钟信这种每个月都出一首单曲的制作人,也是更纯粹当制作人,不止是自己作曲写歌,更多是邀请别的音乐人合作。

    哪像赵乐菱,只邀歌手,摆明曲子一定是她出,制作也肯定是她,顶多是找别人写词,这个工作量,谁扛得住?

    就连远在南非的郑在日都特地打电话回来,问赵乐菱,我们难道是要破产了吗?你才拼命想捞金?

    “我要是说从我工作以来,我都没有遇到让我觉得疲惫的项目,就是纯粹因为灵感不足,出不了歌的那种疲惫,你信吗?”

    “..你信不信我现在买机票飞回去打爆你的狗头!”郑在日很不爽,炫耀个屁啊,“我跟你说认真的呢。”

    赵乐菱说的也是认真的,“我想试试看我的极限在哪,到现在我都是游刃有余,总觉得我的能力还没有被最大限度的开发,你当是天赋也行。我想逼自己一把,摸摸看属于我的天花板在什么地方。”

    有听没懂的郑在日还是不明白,“你以前也没这么疯啊,为什么突然发病?”

    “心血来潮么。”赵乐菱笑道,“也可能是因为河豚意外的好吃。”

    “跟河豚有什么关系?”

    “就那么回事。”

    “你真的要干?”

    “不是很有趣么——”

    “有趣个屁!你有病我跟你讲,赵乐菱,你有大病!看看医生吧你!你个工作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