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2 / 2)

    最后,刑世杰将目光从主屏幕移开,落在了另外一个屏幕上。

    这个屏幕很特殊,背景是黑色的,字体是白色,上面有名字,也有数字。

    正是这场比赛的打分系统。

    一共六名裁判,通过手里的仪器,将余乐的分数送到打分系统里,当所有的分数出现,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余乐的最后得分。

    前三个街区的分数,这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出来了,裁判们都给了一个比较高的分数,7.5到8.5都有,最后系统去掉一个最高分,又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将剩余四名裁判的分数计算出平局值。

    第一街区,7.90分。

    第二街区,8.40分。

    第三街区,8.00分。

    看来裁判们对余乐在第三个街区20米长桥的表现,保证了一定的理智。

    余乐虽然成功完成了,国内少见的270°【灾难上桥】,但他落地确实出现了失误,这个部分一定要扣分。

    还算公正。

    刑世杰暗自点头。

    视线再往下看,进入到跳台区域。

    第一跳台,7.60分。

    一周翻腾+半周转体,倒滑落地,以及【安全抓板】。

    分数明显偏高。

    要刑世杰打分,也就5.50分左右。

    但他的那套要求是以国际级选手的标准来判断,并不是非常适用在国内的赛场上。

    现在不都鼓励“爱的教育”嘛。

    再说搞知识的大学生,参加国内和参加国外的知识竞赛,难度也不一样。刑世杰对眼前的分数,表示可以理解。

    7.60就7.60吧,在他看来只算入门的技巧,在国内能完成的人确实不多,值得鼓励。

    再往下看,第二跳台的分数还没出来。

    有两名裁判一直没给分。

    第二跳台正是助理裁判发出质疑声的那一跳,余乐只是在完成了一周半转体的时候,做了一个【日本抓板】的动作。

    这个动作很简单,也比较基础,本来不应该打分迟疑,但刑世杰懂这些裁判在犹豫什么。

    余乐这个小子的肢体动作太漂亮了!

    搞跳水,使劲儿开发身体柔韧性的运动员就是不一样,明明只是一个向后躬出身体的一个动作,其他选手做出来就是棱棱角角,硬邦邦的呈现出飒气十足的潮流感。但余乐他一做,就在潮流感里多了些别的东西,如优雅,如艺术。

    他是一个将自己的身体开发的很好很好的运动员。

    那么这样的优势需不需要鼓励呢?

    既然在预赛的时候,余乐靠横叉的一跳拿了个还算不错的分数,这一跳又应不应该给他一个不低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