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1 / 2)

那一战,伊诺克无比强势地战胜了他的偶像,他的对内前辈,那个称霸了十几年世界第一的伊莱·波顿,从此,德国队的主力顺利交接,伊诺克也坐稳了新的世界第一的位置,直到如今。

    这一战,虽然是在苏元离开的四年里发生的,但在他回来疯狂补课现在的乒坛知识的时候,也把那场比赛重播了无数遍。

    直到现在也仍然记忆犹新,因此回忆起来无比顺利,即使是在这么紧张的时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时候人会忍不住感慨古人的智慧,就像现在。

    伊莱·波顿看着对面的少年突然一改之前思索的表情,像是明悟了些什么,整个人的气势都不一样了。

    嗯?难道?

    伊莱·波顿挑了挑眉,见苏元朝他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准备好了,便如前两局那样,发了一个看似中规中矩,却完全挑不出错误的球。

    中线区的台内短球。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很难去拧,也很难去拉,最稳妥的应对方法,就是摆短,轻轻搓一下,把这球摆回去。

    伊莱·波顿的落点控制地很刁钻,让球正好落在了一个适合搓球但不适合进攻的区域内。

    这种球,要说有多难接,倒也没有,只是基本所有的职业球员,第一反应都会是轻轻把球搓回去。

    而只要搓回去没有伊莱·波顿那么精准,被他抓住一点点差错,就会被伊莱·波顿狠狠地杀一个回马枪。

    前两局里,也有不少这样的球,苏元也都是搓球应对回去的,也因此丢了不少的分。

    苏元没有注意到吗?注意到了。

    那为什么还要继续这么接继续丢分?乒乓球比赛节奏那么快,真正在赛场上,是很难去迅速调整过来转变一些打法的,更何况是这种接近本能的接球动作。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下一刻。

    伊莱·波顿发的球才刚刚在苏元的球桌上落台弹起,还没弹到最高点,就看到一个球拍凑近了过去。

    反手,红色的胶面直接抵住了球,阻止了乒乓球继续上升的趋势,紧接着狠狠地摩擦、碰撞。

    拍面立着向内倾斜着,在触碰上球的那一刻,球拍几乎包住球来了一个二百七十度的旋转。

    苏元极其冒险地,在球的上升期,来了一个台内的反手拧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前两局比赛,苏元不知不觉地就被带入到了伊莱·波顿的节奏当中,不断地防守,然后不断地陷入被动,陷入被动又只能防守,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直到经过吴青柏的提醒,苏元才猛地反应过来。

    他差点丢掉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武器。

    伊诺克当时是怎么赢下比现在还要更强一点的伊莱·波顿的?

    是进攻。

    是不断的,充满压迫力的,迅猛无比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