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1 / 2)

惊鸿楼 姚颖怡 1198 字 1个月前

齐王非常谨慎,临时皇宫里用的人,一半是从宫里带出来的,另一半则是齐王府里的人,全都是他用惯了,绝对可靠的人。

而元小冬到了金陵之后,就和皇帝一起住进了后花园,他虽然活泼热情讨人喜欢,可他皇帝近身太监的身份,把他牢牢地圈了起来。

他想出宫,或者与宫外联系,全都不行。

即便如此,元小冬还是凭借他的社牛体质交到了一个朋友。

这个朋友名叫曾福,青州人,是齐王府的旧人。

他八岁净身进府,今年也才十四岁。

元小冬以前在宫里有个干爹元英,曾福则有个表舅。

他的表舅就是负责采买的主管太监汤公公。

曾福和汤公公只是远房亲戚,若是在外面,两家人可能一两年也不会走动,但是到了王府,他们就是亲人。

从王府到现在的临时皇宫,汤公公都把曾福带在身边。

采买是肥差,对于汤公公这样的老油条而言就意味着多捞油水。

可对于曾福这样的小内侍,这差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经常出去玩。

也不知道元小冬是怎么搭上了曾福,总之,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内侍成了朋友。

但是元小冬能让曾福做的,也只有把从外面听到的消息讲给他听,暂时,元小冬还不敢让曾福帮他联系李锦绣派来的人。

一是信不过,二是曾福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很容易露出马脚。

现在,元小冬从皇帝那里接到了任务,他要协助并且陪伴皇帝一起逃离金陵。

风险这么高的事,元小冬必须要和宫外取得联系。

元小冬相信,李锦绣派来的人,一定就在临时皇宫附近。

临时皇宫前身是王府,可想而知,王府四周住的也都是达官显贵,因此,这附近没有平民百姓的住宅,但却有铺子。

曾福说过,这附近原本有两家杂货铺,都是开了很多年那种,可是皇帝住过来之后,这两家杂货铺就被勒令停业了。

杂货铺做的就是附近那些大户人家的生意,生意很好,否则也不会一开就是二三十年。

元小冬想了想,他找到曾福,对曾福说道:“这里的杂货铺全都关门了,附近的街坊家里的油盐酱醋临时没有了,要到哪里买啊?”

曾福当然不知道,但是他记住了这件事。

那天他从外面回来,特意绕了点路,到那两家杂货铺所在的地方看了看。

铺子上了锁,铺子侧面贴了一张红纸,可是已经被撕去了一半。

若只有一家铺子这样也就罢了,两家铺子都有贴过红纸的印迹。

若是别人,肯定不会在意。

可曾福不想回宫啊,他巴不得天天都在外面。

刚好有个婆子从这里路过,这婆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管事婆子,曾福拦住婆子,问道:“婶子,你知道这附近哪里有卖油盐酱醋的吗?”

管事婆子上下一打量,就猜到曾福的身份了。 皇宫里的小太监,不知为啥会在外面。

莫非是宫里做饭临时没酱油了?

金陵多世家,世家清高,偏偏如今的皇室太过不堪,一个身世不明的小皇帝,一个被先帝关押四十多年的太皇太后,而且到了金陵之后,这两位不会做人,烧了至少三代金陵人的梦中情楼惊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