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蕴:“!你怎么知道?”
张百川故作轻松的耸耸肩,娓娓跟沐蕴道来,“想要不受市场饱和的影响,除了干批发没有别的门道了。”
“知我者,张兄也。”沐蕴有些兴奋的同张百川分析,“你看啊,今天有一个人从我这里批发了一百多个拖把,虽然我少赚了一块钱,但是我省事儿卖得快,而且我发现现在政策放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生意,但有些小贩不知道去哪里进货,而且需要的货物可能并不是很多,去工厂批发呢来来回回又不划算,所以我如果干批发的话,薄利多销,前景应该是蛮大的。”
张百川点点头表示赞同,又想到了一些什么,继续道,“每个地方的小贩需要的东西都不一样,数量也不一样,市场能容纳多少货物,该怎么定价,你干批发能给到别人最优惠的价格是多少,干批发首先就要将这些不确定因素都要弄清楚,不然很难进行下去。”
“还有你的货从哪里来,你的货又卖给谁,从你这里买和从工厂买到底有什么优势,这些你都有想过吗?”张百川虽然没做过生意,但耐不住他走得远,见识广,一针见血的就将沐蕴的会遇到的那些问题一一都指了出来。
沐蕴如梦初醒般赶紧狂点头,利索的拿出纸笔认认真真的将这些记录下来,一顿饭下来两个人一来二去的相谈甚欢,将沐蕴后面的宏伟蓝图都大概的都在纸上描绘出来了。
沐蕴顿时便只觉得信心满满,当晚回去就将所有的不可控因素都梳理了一遍,将后续的时间也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
沐蕴生了批发的这份心思,市场前景也是有的,所以她决心要将批发的这块儿市场给盘活。
接下来的几天她并没有再出去摆摊,大壮沐蕴也直接让他在家里休息几天。
而她自己则专门去附近的集市上溜达转悠,看看那些货集市上比较稀缺,那些货比较好卖,又有哪些是比较难进到的货,将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后,沐蕴终于将临水镇集市的情况摸了个透。
沐蕴在白纸上一个个陈列的写出:集市上最需要的是一些设计时髦的紧俏货,一般是在福安镇那边的工厂一百件才能起批的货,但一般的小贩一个月也卖不了这么多,而且紧俏货流行起来是一个样,说不准转头就成了另一个样儿,更新换代太快,一般的小贩都承担不起成本。
肥皂,毛巾,家里用的针线盒,小孩用的铅笔橡皮,文具盒,搪瓷杯和热水瓶这些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集市上的需求都比较大,但去进货都要到离临水镇相隔百八十里的郊外那便才有工厂批发,而且现在都是国营企业,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来回的风险太大,小贩们都是要等货卖干净了再去碰碰运气。
沐蕴现在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档口,将工厂一个个拿下来,哪怕是只能一次批一百件货这里头能赚到的利润也不少了。
以后要是真的做的好起来了,说不定还能带着临水镇乃至坞城的商户们一起做批发的生意,但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万里长征第一步总是需要有人身先士卒的。
可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个大问题,去进货总不得兜里踹点钱才有安全感吗,可她将所有的钱都加在一起也不久才二十块钱。
这么点钱能进个啥啊,总不能第一次去就做赊账生意吧,这人家不得拿大棒子给她打出去?
沐蕴思来想去,整整一夜辗转反侧的在脑子盘算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在第二天迈出了自己坚定的脚步。
沐蕴出门前已经默默给自己做了一百遍心里建设,她现在脑子里只有四个字,她要借钱。
◎最新评论: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