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不管殷人东渡是真是假,他先把日本人有没有去过美洲和欧洲这件事查明白再说。
这种查资料的事翰林院最在行,三十年前的事,距离现在也不远,实在找不到还可以传召日本使臣询问一下。
朱慈烺看着坤舆万国全图上日本到美洲一带,脑海中逐渐浮现出后世高中时所学的洋流分布图地理必考。
从地理上分析,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是北太平洋环流的一部分,非常庞大。
阿拉斯加暖流只是个小支流,北太平洋暖流会和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的回流,慢慢降温,变成了加利福尼亚寒流。
往南一直到热带,变成西风漂流,经过热带加热,又变成暖流,到菲律宾往北形成日本暖流即强大的黑潮少部分往南形成赤道逆流,这是就是庞大的北太平洋环流。
鞑清如果去美洲,可以从堪察加阿留申出发,和北太平洋暖流不谋而合,还是最近的路程。
大明要是去的话,从琉球一带顺着洋流,也能到北美。
当年郑和下西洋,是冬季出海,顺东北季风到马六甲,然后沿着北印度洋逆时针环流到阿拉伯东非。
到了五月份,北印度洋开始吹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环流,郑和船队就可以返航了。
到了九月份之前回到马六甲,然后修整到第二年的春天,顺着西南季风返航回国,六七月份回到刘家港,历时两年左右。
科学理论上可以,但朱慈烺也清楚,没有途径中转站,没有新鲜水果补给,是支撑不了大规模航行的,风险很大,存活率很低。
半个时辰后,翰林院编撰查到了关于日本国庆长遣欧使节团的记载,那时候日本和西班牙的关系很好,打压尼德兰人,也允许天主教在日本传播。
两国处于蜜月期,各种贸易合作,西班牙人还在日本建造海船,最终有了日本使团出使欧罗巴的事情,走的就是大东洋太平洋,先到达北美的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