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2 / 2)

    陈空青说完翻开‘菜单栏’给的log,极公式化地质询它的异常:

    “你是亲眼目睹这个被标记的司机当时用了虚拟假/币,才会阻止叶美娟每次向他收款的么?”

    “是。”

    “你怎么认出这是那张假/币的。”

    “2065年,央行发售的所有数字货币,都会在右下角以每秒三次的频率出现动态水印,司机手中的这张没有,他在用一张静态图骗取自己每天的早餐。”

    “为什么主动记录他的脸?”

    “留下证据,避免假/币流通,造成用户损失。”

    通过这段对话,陈空青基本明确它的出厂语言和市面上的AI并无区别。

    它被叶美娟购买安装时,只是一台普通的AI。

    可在这个人类市场里,AI和人类无异。

    这实在是闻所未闻。

    因为,国内三大厂目前也不会信一个有‘思维’的AI会真实存在。

    但科技在任何一个阶段都非一蹴而就。

    现实就是像这种特殊技术,也是过去的两年中,某人自己用实力和命堆出来的。

    比如,这个把数据库实体化的技术。他用的就是波兰那边的虚拟系统,但这项技术以往更多用于建筑业。

    再比如,外部框架他用的是五十年前普及的车辆和智能机自适应导航,但他为了空间拓展,也加到了内里。

    这极费时的技术投入,必须从外打破现今AI构成的大数据,算法和计算力,才初步实现到这个水平。

    可在陈空青的理念中,去让人类深入地和AI对话,才能够更了解当下算法停摆的问题所在。

    要有一个中间人,两方才不会撒谎。

    这就像一对感情破裂的夫妻面对同一个心理医生。只有AI也见到了管理员,它们才能找到发声口。

    这才是反图灵机的第一步。

    当然,除开他这个管理员。

    那个最根本能‘模仿’AI,和他一起欺骗计算机的人,理论上还是不存在,连他都不能相信人怎么做到这点。

    他不是神,就算本事再大,术业也有专攻。

    不找到一个和他百分百搭配的人。

    只能说,这个未知技术还处于一个调试期的阶段,离触摸真正的图灵之手还很远。

    像叶美娟和‘友人’,就是一对给了这家公司一个测试机会的甲乙方。

    只不过,秉持着管理员的职责所在,陈空青也需要对AI的安全性和伦理性保留观点。

    于是,黑衣的他突然试探:

    “可你没被写入过拒绝和识别的功能。”

    (“正因为如此,我才无法联网找到警方,不能告知用户我在干什么,只能留下司机的脸。”)

    提及司机,‘友人’还停了下:

    (不过,我还存在着一些诉求,想告知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