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2 / 2)

    至于好在哪, 他没深究。

    但这间接造成他想再吃一次的肌肉记忆,在夜晚被复盘的很清晰。

    要知道, 常人下班后,最想做的事, 只有洗澡, 吃饭和睡觉。

    CKQ这个人别的可以没有, 不吃饭不行。

    这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 越是精神贫瘠的人, 他的世界越简单, 只求三餐温饱。

    除了用没上限的大脑容量制造和解答各种无法解开的难题,他十七岁最想得到的生日礼物是一家学校食堂。

    年少的他打比赛,拿第一,也是为了自己去实现这个愿望。

    别人老觉得CKQ是天才,但过去的他只想着生日时收到这家食堂后,他能不充饭卡。

    二两米饭并不是他少年时的最大梦想,他的胃口和体育生很像,他想加到五两,他还希望每顿能吃四个菜。

    他甚至会利用课余,在宿舍练习和阿姨一样拿勺打菜,他认为这是种有成就感的放松方式。

    那时的他不止一次想过等毕业,开个叫蜜雪冰鹅的自助餐。

    人们只要在工作日来吃,,能在他设计的那台打饭系统选菜,饭菜随便吃。

    他设计的公共系统,一定连坐在店里的小婴儿都能兼顾。

    妈妈们会选择自动拉上帘子的母乳区。

    老人们总会习惯自己收拾桌上的碗,可以为他们再打折几块钱。

    如果排队时,大家起矛盾。

    就根据每个人下午上班的时间,设置紧急窗口。

    他不搞饥饿营销。

    因为大家是来吃最好吃的饭,一定不要提前离开。

    为了实现这项马教授听了一定想鼓掌的技术。

    他要亲自学会买菜,对莲花白和土豆说hello world。

    在他的店摆上纸玫瑰和红蜻蜓,架构出星空般的现实梦境,以示对食客的尊敬。

    到饭菜卖完,他四点打烊,周末双休,他会存钱旅游,每天遛狗,对,他想过能有一只狗,白色的,小一点。

    但后来他知道,一颗星星是能被每个人的眼睛看到,但离它被找到,却需要几万光年。

    他的工作占据思考太长,让他渐渐忘了打饭勺怎么拿。

    他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兜转。

    到步入现状,他那家有玫瑰和红蜻蜓的小食堂,只是种秘而不宣的梦想。

    这就像,谁都说他无所不能,他分明连食堂老板都做不了,没人理解他目前的分叉点停在哪里。

    他终于明白星星脱离了肉眼,离地球真的很远,多数人一辈子也买不起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