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1 / 2)

岁久丹青色半销 井烛 1045 字 8个月前

图中近处翠竹溪桥,巨石踞于左边一角,疏柳与竹叶交相掩映。中段留着大段空白,云烟迷漫,似乎山谷中还有蒙蒙细雨。远处奇峰对峙,宫阙一角若隐若现,一抹朝霞淡淡的覆在天空中。整幅画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老天长似春三月,游嬉人间不皱眉”的诗意。

    苏诗青惊喜道:“我只听说过韩熙子的名号,但是从未见过他的画作,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揭傲说道:“这幅画,是他年轻时的作品了。”

    “是吗?那你快跟我讲讲。”

    “韩熙子在构图上善于采用以局部表现整体的手法,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画面呈露出大片空白,在观照方式和表现方法方面上也另辟蹊径,由“远观其势”的全景风光转向“近观其质”的边角之景,因此他的画派被称为“韩宗”。

    三月三祓禊日崇洁,寓意消灾、去疾、祈福,是民间一个传统的节日。早年的韩熙子时常试图把自己对“村野俚俗”质朴的喜爱融入画作当中,这与盛行的对宫廷“高贵、富丽、雅致”的崇尚是相违背的,因此他的画派始终处于被文人雅士排斥的地位。

    另外,他认为宫廷画师的绘画不免身为物役,往往会导致画家的损寿,因此愤然离开图画院,从此便再无“韩宗”画法。不过讽刺的是,如今的“韩宗”画价值连城,与当时的一文不值形成鲜明对比……”

    揭傲说完之后,又补充道:“对了,这位韩熙子论辈分,我们应该称呼他为师公。”

    苏诗青瞪大眼睛:“师公?难道说……他是寒夙兄的老师?”

    揭傲点点头:“算是吧。”

    另一边。

    西城大门前。

    邵二雪带着一队人马和侍卫整装待发,来到城门准备迎接他的恩师——已经年近古稀、隐退多年的当今最负盛名的前宫廷御用画师韩熙子。

    他对幼年时的邵二雪影响颇深,甚至可以说是启发了他绘画方面的天赋的人。

    嵩帝继位十五载后,命人在民间寻觅多年,终于找到隐居于深山之中的韩熙子,又派人进行三番五次的劝说,最后终于说服他重新回到图画院,使“韩宗”画法得以传承下来。

    然而邵二雪已经在城门口等了足足有两个多时辰,却迟迟不见韩熙子的人影。

    事实上,韩熙子早在前一天就已经来到锦城,但他并未与人提起过,所以邵二雪自然是等不到人的。

    打扮朴素甚至有些邋遢的韩熙子,此时正步履蹒跚、歪歪扭扭地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他手里握着酒瓶喝得酩酊大醉,在人群之中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糟老头子。

    经过装裱店时,无意中被他瞥见里面竟然悬挂着一幅他早年时的画作,于是便晃悠着走了进去。

    苏诗青正在仔仔细细地认真观摩着那副《祓禊图》。

    突然,一只黑黢黢且布满皱纹和老年斑的手伸了过来,竟然直接抓起画稿边缘就将它拿了起来。

    苏诗青震惊地盯着那只脏兮兮的手,并顺着手看到了一个满脸皱纹横生,银发散乱且胡子也乱七八糟的不修边幅的老人家。

    苏诗青赶紧小声劝阻:“老人家!您……您不能用手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