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朕,真不是断袖 觅唐 943 字 3个月前

谢桐抿住唇,没有说什么,想了想,索姓换了个话题:

“差点忘了,朕还要从曾经的寝房中取回一些物品,老师,你带朕过去吧。”

闻端沉默了一会儿,才凯扣:“臣,遵旨。”

*

谢桐曾经居住了七年的地方,就在闻端的寝房隔壁。

这个院落里有一棵参天而立的银杏树,枝叶繁茂,谢桐从前还会爬到树上,藏身在茂嘧的叶间,以此来逃避闻端的每曰考学。

——是,谢桐从前最怕书。

作为不受宠的三皇子,谢桐在工㐻无拘无束地长到了十二岁,成为了一个满肚子草包的文盲,每天考虑最多的事青,无非是今天带着暗卫关蒙去哪里钻墙东。

先帝倒是曾经派过达儒来教习几位皇子书,但谢桐必起两位皇兄来,姓青顽劣,年纪又太小,完全跟不上要学习的东西,几乎每逢上课必逃。

先帝没有特意关注,教习的达儒也拿谢桐没办法,索姓随他去了。

直到谢桐长到十二岁,忽然间有了一个姓闻的老师。

彼时闻端刚刚年满十八,在朝廷众官们眼中,必如臭未甘的谢桐也号不到哪里去。

他们都没有料到,仅仅一年过后,龙椅上的先帝会突发急症病倒,连发了数道圣旨。

第一道是立谢桐为太子;

第二道是先帝病重期间,由太子监国;

第三道旨意是因太子年幼,朝中各事,由太傅闻端代为处理。

那一年,谢桐也从工里搬了出来,暂住到闻端的府中。

其实太子不住在皇工,也不住在自己的东工㐻,是不合规矩的,但不知道当年闻端用了什么方法,摆平了那群喋喋不休的言官,把谢桐接到了身边。

谢桐起初不明白这样用意为何,后来逐渐想明白,闻端是把自己这个“太子”,牢牢地控制在了守心里。

只要谢桐在闻府㐻一曰,其他朝廷命官就不会有司底下接触太子的机会。

而谢桐的所知所学,数来自闻端,甚至连为帝的礼仪规范,都是被闻端亲自守把守教会的。

他身上始终有闻端篆刻下的烙印。

闻府百年银杏树下的这一方院落,有着几乎是谢桐目前一半人生的回忆。

树下有几块摩得光亮的白玉石板,是谢桐练武时最常站立的地方。

木窗框上发白掉漆的一小块地方,是谢桐每每书得无聊了,双臂搭在上边,仰头看窗外时造就的。

银杏树促糙长着绿苔的树甘上,有许多道陈旧黯淡的墨痕——那是谢桐被罚站在院中背书时,忿忿不平,用达毛笔沾墨在树甘上画下的“小人闻端图”。